青年人才,五个新城向你发出邀请函

本文转自:青年报

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龚正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人才有专门论述,上海要把招贤引才之门敞得更开,让天下英才近悦远来。五个新城对人才的需求和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市人大代表、嘉定区区长高香:

“家定”新城,你准备好了吗?

既有细腻的人文又有磅礴的大气。嘉定作为上海五个新城之首,在新的一年也承担着更加重要的任务。

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嘉定区区长高香想借青年报平台,向全市各界优秀青年发出一封“邀请函”,力邀青年才俊到嘉定发展。“我们热忱欢迎每一位有识之士、有志青年,来嘉定新城创业、居住,这里有家、有事业、有梦想、有生活。”

打造凝聚青年的住友圈

“嘉定新城的首要建城理念就是实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以人为本、建人民的城。为了让青年优秀人才到嘉定就业创新,我们不管是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准备好了。不管是教育、卫生、交通、生态环境等等,都为人才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安居乐业的大环境。”高香说。

高香介绍说,嘉定现有交大附中嘉分等3所市重点,今明两年将陆续建成宋校嘉定实验、上实嘉定分校等高品质“百年老校”,医院等3医院,及F1赛车场、保利大剧院等高能级文体资源,公共服务水平正迈向全市一流、长三角领先。“这里职住平衡,嘉定全区人才总量近40万,已建成一批高端住宅和创业社区,人才落户、住房补贴等各类政策可以优先落地,各类就业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这里生态宜居,依托嘉定老城‘十字加环’的水系,新城里河湖相串、蓝绿成网,一条横沥河牵起嘉定历史文脉,整个新城就置身于一个大公园中。这里交通便利,有沪宁、沿江两大交通轴线,一刻钟直抵虹桥、半小时可达市中心、三刻钟连通苏州,11号线、13号线、14号线、嘉闵线,串联起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这里治理高效,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城市数字化转型为引领,深入实践‘三张网’,构建15分钟社区‘服务圈’‘生活圈’。”

高香表示,未来,嘉定将兴起一座面向长三角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成为兼具江南韵、国际范和未来感的科技创新高地、智慧交通高地、融合发展高地、人文教化高地。

前不久,嘉定率先推出了“一定有嘉”青年住友圈,今年将率先以部分街镇为试点推广。据介绍,“一定有嘉”青年住友圈成立后,未来将通过组建“社区小管家”专管团队,开展各种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为租房青年搭建覆盖面更广、服务力更强、活跃度更高的服务沟通交流平台。

“回嘉行动”聚拢英才

年是嘉定区老牌青年人才品牌“回嘉行动”实施的第16个年头。所谓“回嘉行动”,就是吸引在高校就读的嘉定籍大学生返乡服务。这是嘉定在主动育人方面推出的重磅举措。

这些年,嘉定扩大覆盖面,通过向高校定点招募和社会招募两种方式,全方位招录嘉定籍大学生,对凡是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做到应录尽录。提升匹配度,向区内机关事业单位、街镇、重大工程建设等单位征集锻炼岗位,所有学生通过填报志愿的方式进行双向选择,最大限度提高学生专业和岗位对口程度。根据报名者的意愿、人数等情况综合统筹安排大学生在暑期实习反哺家乡。

高香介绍说,这些年,“回嘉行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年,累计有名大学生参加锻炼,根据每年电话回访,参与“回嘉行动”的大学生中,有超过50%的学生毕业以后选择留在嘉定工作。其中,有的毕业后报考了公务员,成长为科级干部;有的选择成为人民教师,投身嘉定教育事业;有的入职区属公司,参与了嘉定新城建设。

“现在的嘉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郊区了,随着近年来嘉定在商业、医疗、教育等配套资源方面的快速发展,嘉定新城早已打破了传统的市中心和郊区的观念。我们打造的‘15分钟幸福圈’,让青年有了更多的选择,提升了青年满意度。”高香说。

市人大代表、松江区区长李谦:

这些人才政策是你来松江的理由

“青年朋友,你们为何要来松江新城?为何来了就愿意留在这里呢?听我道来。”根据今天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五个新城建设正全面发力。新城要建设,缺不了青年人才。筑梦筑巢筑城,松江新城有什么人才引进、产业发展的吸引计划呢?市人大代表、松江区区长李谦作为松江“首席HR”,大力游说青年人才到松江就业创业,一展宏愿。

在全市首推人才多元化积分评价体系

“松江新城是一个青年能实现梦想,成就人生价值的大舞台。”李谦称,松江之所以能成为青年人才理想之城的理由很充分。比如松江区有超过家国家级、市级、区级的各类研发平台,可为广大的创新研发人才提供机会。全区有超过22万家市场主体,其中有2万家制造业企业,15.5万家先进服务业企业。在这些地方年轻人能找到圆梦的机会。

那么,青年人才为何愿意留下来呢?李谦用了“乐活”两个字,因为“松江是一个让你生活开心、工作舒心的地方”,区域内包括文化、教育、医疗、生态、商业、交通等等全方位保障,让青年人才在松江能安居乐业。

哪些属于青年人才?光自称没用。李谦介绍说,松江在全市首推人才多元化积分评价体系,综合创新贡献、创业实绩、投资评价、岗位类别、薪酬待遇、所属企业发展情况等8项元素为人才赋分,根据积分情况享受相应人才激励和专项服务。“我们根据按照贡献来论才,哪怕是本科毕业生,如果有突出贡献的话,也可以享受到各种福利和奖励机制。以‘贡献论人才’为评价导向,打破了人才评价的‘一元制’、人才激励‘一次性’、资源配置‘一锅粥’。不论是企业高管,还是高级技能人才,都能享受松江人才政策的扶持。”

今年人才发展资金预算高达3.4亿元

针对青年人才最关心的安居问题,李谦介绍说,松江区率先实施了人才公寓、租房补贴、购房补贴“三位一体”人才安居工程。

“松江特别惜才,对青年人才舍得花钱。我们强化对符合产业导向、引领性强、贡献度大的人才购房保障。在用人单位1:1配套补贴基础上,鼓励区、街镇园区叠加补贴。对做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才,一事一议给予购房补贴。至今已发放人才购房补贴近万元,受益人才达到64名。”李谦又给出了一组数据:年,松江累计使用人才发展资金2.52亿元。松江区将持续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年人才发展资金预算为3.4亿元,比年增加35%。

李谦介绍说,为了解决人才“一张床”“一套房”的问题,首先,松江打造机制健全、渠道多样、平台统一的人才公寓归集运营模式。截至目前,全区已筹集人才公寓1.3万套。其次是实施分层分类、应享尽享、叠加联动的租房补贴制度。通过建立与人才积分、全区房屋市场租赁价格“双挂钩”的租房补贴体系,将补贴标准划分为元—元12档。政策实施以来已发放余万元,受益人才余名。通过人才公寓、租房补贴、录用奖励、培育奖励、生活补贴、经济贡献奖等“六策联动”,本科生初期三年内最高可得奖补10万元,实现青年人才初期安居零成本。

松江大学城就位于松江,在留住优秀毕业生上,松江堪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针对大学生群体,李谦表示,从去年12月1日起,松江启动优秀青年大学生就业激励计划,对在松就业符合相应条件的大学生,仅生活补贴一项3年最高能享受约4万元,截至目前已有多名大学生在线上申请了这一补贴。这意味着大学生可以以低成本的方式在松江生活、工作。

抓好青年人才“源头活水”

李谦告诉记者,为了招徕优秀的青年人才,区委书记每年带领区内重点企事业单位赴北京等地知名高校宣讲推介,面向海内外优秀毕业生招揽人才。

此外,松江区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重点高校合作,常态化开展“高校学子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行”暑期实践活动,清华北大博士、硕士组团打卡“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

而依托市“海聚英才”平台,松江积极参与人才引进洽谈、创新创业大赛、峰会论坛、项目成果对接等系列活动,打造海聚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做精做实“云端求贤、‘才’约G60”海内外人才云招聘平台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校推介会,举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青年创新发展大会,加大海内外引才力度,吸引集聚全球优秀人才共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

不仅如此,松江还积极落实五个新城落户政策,下半年,松江贯彻落实上海试点在五个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就业的本市应届研究生毕业生落户政策,推进松江新城重点产业用人单位优先纳入重点机构、缩短新城人才居转户年限、实行居住证积分专项加分政策,不仅加快了人才落户的速度,也有利于企业招揽更多的人才。截止去年12月底已有80家单位共计人符合落户条件,有望直接落户,居全市第一。

“当然,我们期望的人才是多元的,不光是科创人才,我们也长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1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