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见过真人川剧变脸可是你看过机器人变脸吗?你也许看过会旋转的走马灯但是你见过光幻觉走马灯吗?在新区一群酷爱科技、勇于创新、热衷实践的青少年们将这些创意变为现实本月初,他们还带着自己的作品走进了央视少儿频道!缘起新区创客大赛△去年创客教育活动现场年11月,新区首届科普大赛暨创客教育活动成功举行,活动主题为“传承与创新”,诸如光幻觉走马灯、木雕动画、3D绘画皮影戏、敲击音乐机器人等优秀作品吸引了央视少儿频道《看我72变》节目导演王晓菊的目光,她不仅来到了现场,而且为新区5个优秀作品颁发了节目录制的邀请函。△去年创客教育活动现场4月初,南信大高新实小和浦厂中学两个学校的师生走进央视演播大厅,展示了新区学子创意,为活力创新的江北新区代言。创新走马灯,用光幻觉让马“走”起来“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一提到走马灯,你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是叶轮旋转的花灯,还是灯屏上人马追逐、物换景移的影像?不过,让马真的“走”起来的走马灯你听说过吗?小北带着好奇心采访了南信大高新实小四位“小发明家”:一年级的张芮瑄,五年级的李欣然、周恒慧和殷先正。为什么选择做创新型走马灯?孩子们表示,走马灯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他们喜爱的文创作品,然而传统走马灯使用了蜡烛不够环保,并且画面较为单一,于是,他们想到了在走马灯上开动脑筋。△指导老师介绍走马灯为了减少污染,他们使用电机代替了燃烛来驱动走马灯的内部旋转,搭配彩色的LED灯用来发光,使用密度板制作骨架、硬纸板制作外壳,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可回收材料。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这件作品叫“光幻觉走马灯”?孩子们说,“因为我们在内部转动的图画上做了创意设计:利用光幻觉动画原理,让走马灯上的图画不再是简单的旋转替换,而是让马真的‘走’起来,更厉害的是不止是一匹马哦!另外,我们还加装了一些开源硬件,可以对作品进行编程,实现自动旋转,切换灯的颜色,播放简单的音乐,甚至可以用遥控器来操作,我们的作品既有‘传承’,也有‘创新’!”这件作品,创客小队精心打磨了两个多月,最终得以在央视的舞台上惊艳呈现。据南信大高新实小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学校组建了文化、科技、艺术和体育共四大类近20个社团,一二年级在每周三下午的第二节课后开展社团活动,其余年纪在每周五下午的第二节课后开展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的社团,激发了同学们对创新的渴望,从小培养了同学们的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和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让同学们变成了一个个“小问号”、“小发现”、“小能手”和“小创客”。机器人一言不合就“变脸”,身怀绝技上央视和南信大高新实小创客小队一起登上央视舞台的,还有新区浦厂中学的自由创客社团。他们将“自由之思想”变出了新花样,将川剧变脸表演者变成了机器人,还变上了央视《看我72变》的大舞台。在浦厂中学,小北看到,小机器人用两位同学的脸谱和配音向观众致以简短的欢迎词后开始表演,随着剧情的深入,机器人会陆续展示变脸绝技,并且一下可变化出3张脸谱。观众可以从中领略到传统的变脸艺术与现代机器人技术相结合的神奇魅力。△刘子涵、江明义、郑冉“在央视排练时,美术导演告诉我们机器人上使用了岳云鹏和易烊千玺的脸,可能会涉及侵权,当时我们急出了一身汗,赶紧去打印动漫卡通形象的脸谱,解决了这个难题。”几位同学提及正式上台前的“小事故”。△指导老师常强课堂教学登上央视大舞台,靠的不是运气。“川剧变脸机器人”在多个社团的协作下共同完成,自由创客社团的师生们对机器人一遍遍修改、测试、升级;戏剧社团协助一遍遍修改表演剧本;美术社团协助精心打造机器人形象;参与表演的学生们一遍遍排练……经历了数次实验和打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已经是第三代机器人。△登上央视的学生和指导老师每一次的创意,每一次的排练,每一次的改进,都是“创客社”的指导老师与同学们在默默付出与坚持,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创客梦”!据宋校长介绍,学校共有31个社团,在每周三下午三、四节课开展社团活动。为了给孩子们提供发展的空间和一个更高品质的平台,在社团筹备前期,“我们的老师去南外、南师附中进行了培训、听课,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创客小队的学生们组装机器人“来自生活的小创意,在‘做中学’,学校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搭建了这样一个学生活动平台,以丰富的社团活动、可以深入的实验研究,让孩子们接受最好的科学教育。这是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几个登上央视的孩子也是新区中小学创客教育的一个缩影在新区在创新之城——南京江北新区一群青少年和从事创客教育的教师们告诉了我们答案让科技点亮生活让创新驱动创造(内容来源/江北新区编辑/周晓舟江北新区融媒体发展中心出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9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