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部被禁的处女作,就没有这位国际公认

北京白癜风费用 http://www.ykhongye.com/m/

提到中国的禁片导演,毒药君头一个想到的就是贾樟柯,这哥们拍了十几部电影,目前公映的就三部。

毒药君一直觉得中国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国家,基于文化的缘故,骨子里受压抑深了,什么东西都是愈禁愈勇。

最近,贾樟柯的新片《江湖儿女》作为今年唯一一部入围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片,映后赢得一致盛赞,戛纳场刊2.9分。

▲《江湖儿女》剧照

这是贾樟柯第五次入选戛纳主竞赛单元。可最终的结果是,贾樟柯再次陪跑。

让影迷欢呼雀跃的是,贾科长在媒体发布会上透露:《江湖儿女》已经通过国内审查,有望在国内公映,具体上映时间很快就会确定。

今天,一来毒药君想对《江湖儿女》提名金棕榈,以及通过审查、有望公映点个赞,二来主要是想聊聊贾樟柯导演的第一部禁片:《小武》。

没有这部被禁的处女作,也就没有现在这位国际公认的中国名导。

《小武》

ThePickpocket

《小武》当年获了多项重要奖项,并且进入了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

当初贾樟柯带着《小武》去柏林时,因为缺乏经费,没有推广途径,贾樟柯就采用最笨的方法,往嘉宾酒店的门缝塞邀请函,这才让很多影评人注意到了这部中国电影。

在法国,《电影手册》的主编夏尔·戴松看了《小武》后,这样评价:

《小武》的艺术感觉是非常敏锐而准确的,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导演就像针炙大夫在治疗中不断地调整行针那样,不厌其烦地在调整中释放这种细腻的感觉,开放而又流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缩影。

有人甚至将《小武》称之为中国版《偷自行车的人》,虽然有些过誉,但不可否认,《小武》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真实而强烈的社会现实。

为什么贾樟柯总想拍《小武》这类电影?

贾科长在他的自传手记《贾想》里说:这十几年来当代中国人的面孔,乐与哀愁,甚至悲欢离合,从来没有在银幕上演出。

他是想立足不起眼的普通人,去窥见大时代的潮流变化。

追根溯源,贾樟柯的电影态度源于侯孝贤。

年,侯孝贤的《悲情城市》获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那时的贾樟柯正跟“小武”一样正在闭塞的小县城里晃来晃去,突然在县城邮局的报刊上看见了这个新闻。

还没看完《悲情城市》的介绍,贾樟柯便被深深震撼到了,它完全是台湾“二二八事件”的银幕再现。

▲《悲情城市》剧照

就是这个真实动荡的故事,让贾樟柯从此记住了侯孝贤,还有他的电影。

在贾樟柯进入北京电影学院,陷入电影同质化的纠结与痛苦之时,侯孝贤《风柜来的人》再次拯救了他。

▲《风柜来的人》剧照

这部来自台湾的电影,让他看到了山西老家还有自己的影子。

贾樟柯最终找到答案:个体的经验是最珍贵的,一个人知道如何去看这个世界就知道如何拍电影。

他回到山西老家汾阳,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拍了《小武》,开始用自己的方法——纪实影像,去看世界。

出演这部影片的多是非职业演员,全部说方言,全程采用外景实拍,并尽量使用自然光源,以及不加修饰的画面,环境音响等。

《小武》,让贾樟柯一举成名。

故事发生在年的山西汾阳县。

小武离开农村老家,坐大巴回县城,自称警察逃票。

破旧的大巴车上,驾驶台的后视镜上挂着一张毛主席像,路面颠簸,毛主席晃来晃去。

就在毛主席的注视中,小武偷走了一个乘客的钱包。

小武,一个小偷,自称是干手艺活的。

他常年戴着一副比他脸盘还大一号的黑框眼睛,穿着比他身材大两号的西装,歪着头,顶着腮帮子,和新收的几个小徒弟在街道上漫无目地游逛着。

他很普通,但是跟那些普通的小偷又有点不一样,讲义气,有原则,朋友的钱不偷,偷了钱之后会将证件寄还。

小武看见汾阳县公安局贴出的公告,关于社会治安百日整治大会战的通知,他知道严打又要开始了。

他提醒自己的小徒弟们收敛点。

这里普及一下知识。

严打,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严厉打击犯罪活动的简称,严打期间破获的案件,一律从重处理。

电影《青红》,讲述的也是一个80年代的故事,青红的初恋小根,就因为侵犯了青红,最终被枪毙。

▲电影《青红》剧照

回到影片中。

镜头一转,电视台正在采访县企业家小勇,昔日跟他情同手足,一起做过小偷的好兄弟,现在靠走私香烟和经营歌舞厅发达了。

小勇正在大办婚礼,并宣称给县希望工程捐款三万元。

但小勇不打算把结婚的消息告知小武,他介意小勇的身份,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曾经也是“三只手”。

一个偶然的机会,小武得知了小勇结婚的消息,问了一圈人,才发现大家都有喜帖,就自己没有。

小武很难过,他说:那一年,我和小勇身上只有四毛一分钱,从汾阳一直偷到北京,我对小勇说,等他结婚的时候,我送他六斤钱。

虽然现在情况变了,小勇也不在乎这点钱,但小武始终记得自己的诺言。

小武去找小勇,两人相对无言,贾樟柯故意在这里用了一个长镜头,隔着屏幕,观众都能感受到两人内心的煎熬。

小武打破沉默,对小勇说:你他妈变了。

他把礼金丢给小勇,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那天晚上,小武一个人喝了一瓶白酒,电视里,正放着小勇之前的采访视频。

钱最终还是被小勇的跟班送回来了,因为小勇知道礼金的来头,说不想要不干净的钱。

小武去了歌舞厅,在那里,他认识了歌厅小姐梅梅,他陪她逛街、做头发,听到了她给家里人打电话。

梅梅在电话里骗家人说自己在北京,认识了一位可以让她演戏的大导演。

或许是因为生活的同病相怜,梅梅的话让小武心里产生了异样的感觉。

而梅梅突然的一吻,让小武彻底爱上了梅梅。

梅梅病了,小武去出租屋看她。

观众在看到这一段的时候会觉得有些奇怪,因为镜头总是很任性地将小武从梅梅身边隔离出去,每当小武试图闯进去时,镜头都会故意转开。

看了一会,你就恍然大悟了。

无论怎么样,小武都进入不了梅梅的世界,虽然他们都生活在社会底层,彼此惺惺相惜,但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但这短暂而虚幻的爱情,还是让这个卑微的男人感受到了一丝幸福、快乐,还有尊严。

带着爱情的美好幻想,小武去了很久没去的澡堂,脱下衣服,希望重新做人,在空无一人的澡堂,小武唱起梅梅喜欢的歌《心雨》。

空旷的澡堂只有回声来迎合他,昏暗斑驳的天花板,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来,天窗外仅剩的光线,被积压在电影画面的最边缘,让人不禁生出一种虚无感。

这些镜头语言,都预示着小武的爱情,终将一场空。

在梅梅心里,小武是一个好男人,虽然他不懂得如何哄女孩子,但是会用行动证明一切。

在出租屋的时候,梅梅肚子疼想要热水袋暖暖肚子,小武二话不说就买来。

梅梅唱起《天空》,把头埋进被子里哭泣时,小武拿出从小勇那拿走的音乐打火机,在梅梅耳边放起那首贝多芬著名的《致爱丽丝》。

伴随着贝多芬的曲子,逆光的画面,带点悲伤,却又是那么地浪漫,这个如此美的镜头,让贾樟柯在拍摄这个长镜头的时候迟迟不愿意结束它。

因为镜头结束了,很快,两人也会结束了。

其实,就算导演不结束这个镜头,作为观众,我们也知道他俩会分开,梅梅需要的是一个能改变自己命运的男人。

所以,当小武顶风作案,用偷来的钱买了一枚金戒指,准备送给梅梅时,梅梅早就被一辆小车接走了。

怀揣着刚买的金戒指,看着空荡荡的出租屋,小武的心头泛起一阵阵的酸楚。

人有时候就像蜗牛,遇到危险就会退缩回壳内以寻求安全感。

此刻的小武,就想回到农村老家,那个能让他躲避的壳,但这个壳很快也破碎了。

小武回家后,把原本想送给梅梅的金戒指给了母亲,却被母亲认为是便宜货,转送给了二哥的未婚妻。

小武觉得母亲不懂他的心,与其起了冲突,被父亲当做忤逆子赶出了家门。

友情、爱情,甚至亲情的相继离去,小武又陷入茫茫的未知中。

小武回到汾阳准备再次偷窃,当初为了方便梅梅联系他而购置的呼机忽然响了,他也因此当场被抓。

老警察在将小武押送到别处的途中,因为临时有事便将小武随手铐到街边电线竿上,被铐着的小武蹲在那里。

过了一会,街上的人群开始围观,他们看着小武的目光有的漠然,有的鄙夷,有的麻木……

这一幕,有人看到了鲁迅先生笔下“看客”的影子。

突然,镜头转向观众,作为观众的我们,正在被影片中的群众围观、注视。

那种感觉,似乎我们变成了片中的小武。

据贾樟柯回忆,原本结尾是警察带着小武离去,但贾樟柯即兴发挥,把观众转换成“被观察的观察者”。

对于这神来一笔,贾樟柯解释:

我想使观众受到触动,以便每一个人都能反省自己,反省自己看待别人的方式,主要目的是使观众审视自己,反观自己作为看客的心态,并以这种方式干扰观众。

这一刻,电影的真实跟生活的真实合二为一。

像极了《楚门的世界》,楚门全部的生活就在一个巨大的摄影棚,身边的亲人、朋友都是演员。

▲《楚门的世界》剧照

但人生就像是一场电影,所有人都是演员,有的人演警察,有的人演小偷,有的人是主角,有的人是配角。

楚门是主角,他最终选择勇敢迈出那扇门,但大多数人,跟小武一样,作为生活的主角,不愿清醒自知,一昧地逃避现实。

据说《小武》在意大利放映时,坐在贾樟柯后面的一个长相粗鲁的男人哭了,他说他就像电影中的小武,这部片子使他想到了自己,很多人看《小武》的时候觉得他自己其实也是小武……

《小武》带给人的是强烈的共鸣,社会日新月异,即便是现代人,也免不了处于焦灼、迷茫、痛苦的状态,甚至比小武更甚。

小武在小镇上晃来晃去,我们之中的一些人,不也是在社会的变化下晃来晃去吗?

不过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从博客、微博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2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