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邀请函 >> 邀请函前景 >> 老木的年味

老木的年味

老木的年味

谢高模

民间俗话说:“小孩盼过年,大人望种田”。老木小时候对这个俗话的含义不完全理解,他只知道过年好吃又好玩。

每到年关,男人们开渊捕鱼挖藕,妇女们晒干鱼,晾腊肉,磨豆腐,打糍粑,炒米熬糖,摊豆皮子,炸麻叶子,做卤菜,一个个都忙得不亦乐乎,乡间的年味儿香飘飘的。

腊月三十,木木的父亲洒扫庭院,母亲做年饭。一切准备好了后,父亲洗手焚香敬神,放鞭炮,一家老小吃团年饭后。接下来祖父祖母和父亲母亲会给小木木几角崭新的压岁钱,然后他就捏着几张纸币,喜滋滋的跑出去和发小们比谁的票子新。晚上一家人围在火堆旁守岁,他躺在奶奶的怀里,津津有味的听爷爷讲年的来历,不知不觉中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正月初一早上,木木被母亲从被窝里抱起来,穿上新衣服,洗手洗脸后看父亲烧香化纸,敬拜天地国亲师和灶神,然后开门放鞭炮,大人们说这叫“出行”。出行完毕,母亲就从厨房里端出热气腾腾的汤圆和卤菜,放在堂屋里的桌子上。一家人吃完早餐后,父亲领着木木分别去给祖父祖母堂公伯叔拜年,此后,家族里的老大招集所有男的,去祖宗墓地放鞭炮烧香化纸拜祖先。大家拜过祖先后,再自由的到湾里其他异姓人家去拜年问好。

母亲交代木木过年要讲礼性,要学大人的样子,去湾里各家各户拜年。在湾里拜年,往往会有很大的收获。一趟跑下来,木木衣服上的每个口袋里都装满了冰糖、花生、红枣、饼干、桔子之类的食物。

木木回到家里把糖果搜出来放在桌子上后,又跑出去跟湾里的发小们一起捡鞭渣。他们有时会捡到没有炸完的小鞭炮,然后几个人聚集到一个平展开阔的地方,把各自的小鞭炮折断,用引线贯穿在一起,用火柴点燃,玩“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之类的游戏,真是其乐融融。

初一拜父母,初二拜岳父。正月初二,父亲母亲领着木木去给外公外婆和舅舅们拜年,于是木木又获得了一笔收入,享受了几顿美餐。

乡村过年,直到正月十五吃了团子,年才算过完。。在木木心目中,年的印象就是五个字:好吃又好玩!

木木上学读了几年书以后,才明白“大人望种田”的意思。

原来,孩子们好吃又好玩的过年,是要花去父母很多血汗钱的。给孩子们做新衣服,家里置办年货,买鞭炮,买拜年的礼品,给孩子们压岁钱,年前年后,亲戚朋友请客送人情,一桩桩,一件件,都得花钱,而父母亲一年上头所挣到的钱,根本就不够花,父母每花一分钱,都看了正面看反面。

木木上中学的时候,馒头卖两分钱一个。很多的时候,他只能咽着口水,眼睁睁的看着有钱的同学吃馒头。他偶尔也买馒头,但每花一个硬币,他也是看了正面看反面,不吃馒头肚子饿,花了父母的血汗钱又心疼。这个时候,他才真正懂得了“大人望种田”的深刻含义。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不创业,不知道艰难辛苦。

木木渐渐地长大了,父母亲渐渐地老了。他不再盼望过年了,也不稀罕好吃好玩了。他只想去挣钱,像小时候父母亲抚养他那样,来赡养越来越老的父母亲。

木木在村里教过书,在乡里混过行政文员,打过工,但都没有赚到钱。七撮八撮,父母亲相继离开了他,他做了父亲,以后又成了祖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他感到十分遗憾。

木木现在是为人夫,为人父,为人祖,但他觉得自己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虽然现在没有体力劳累,但他感到沉重的自责与空前的孤独。

木木蛰居在小城陋巷,照顾孙子上学。他远离了父老乡亲,与过去的同学同事朋友,几乎没有什么交往了。

年轻的时候,他曾写过这样一副春联,表达自己在艰难困苦中对事业有成的坚定信心:

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

事难成,事难成,事事难成事事成

那个时候,他一直都是积极向上的。

年关将至,所有的人都在忙着准备过年。老木却丝毫找不到过年的感觉。在他心目中,过年已经变得寡淡无味,小时候那个年的味道,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曾经使他无比兴奋的大红春联,现在他不想写也不想贴。他的妻子拿了大把大把的钞票辛辛苦苦忙里忙外办着年货,他却睁只眼闭只眼,不闻也不问,他似乎是一个局外人。他已经变得迟钝与麻木了,无论吃什么,都没有味道。他对自己的麻木不仁也感到纳闷与困惑:自己老了吗?病了吗?

老木已经年过花甲,他没攒多少钱,家里已经入不敷出了。老俩口子辛辛苦苦忙碌了一辈子,虽然说在银行存有几十万元,但对于他们现在的家庭来说,做胡椒都不辣。如今他们老夫老妻,除了每个人每年有两千多块钱的养老金以外,日常再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只有开支。

儿子买房买车,孙子上学,居高不下的房租水电气,打不打电话都要交的手机话费,天天向上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不依不饶的各种各样的人情,衣食住行,哪一项都不可以免费,无论怎么节约,家里每年都是好几万的生活开支。老木最担心的就是老俩口子生病,他说:自己如果是生了大病,就是死路一条,医院,以免连累后人。好在老夫老妻身体还算硬朗,他苦笑着说,“穷人不害病,等于走大运”!至于怎么养老,老木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年底了,老木家里又先后收到了亲戚朋友们的一叠邀请函。年前年后,他最少也要准备上万的钞票去送人情。这送出去的人情,他永远也收不回来,因为老木自己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请客。仅仅只有老俩口子的生日,偶尔有几个至亲至爱的人,来凑一下热闹。

老木坚定不移的事儿,就是自己不吃不喝,也要给孙子一笔压岁钱。因为翻过年来,孙子报名又要交好几千呢!

过年了。

年,还是那个年,年年都要过。

大年夜。

旷野外,暮霭沉沉,漆黑一片。

小城里,华灯初上,灯火通明。

除了寂静,还是寂静。

老木的妻子躺在床上看春晚。老木本来想去小巷子里的茶馆里打麻将的,但看到妻子面无表情的样子,他心里感觉到了几分痛苦。老木平时有时间就去茶馆里玩,回来就看点闲书或者翻弄手机,老俩口子话很少,所有的家务事都是妻子做了。此时此刻,他如果出去的话,妻子一个人留在屋里,孤孤单单的,心里一定很难受。“少年夫妻老来伴”,这个时候,妻子多么需要他陪伴。老木端过一把椅子,坐在妻子身边,与她一起看春晚。

还没看一半,妻子就睡着了,她实在是太辛苦了!老木喊醒妻子,让她脱了衣服去睡。他关掉了电视,回到自己的房间。他寂寞地躺在床上,不知什么时候,迷迷糊糊地开始梦游了。

初一的清早,妻子早早的给他弄了早餐。租房子住的老木,没有天地国亲师和灶神可敬,城乡都听不到出行的鞭炮声,也没有什么熟人可以相互拜年问好,儿子住在离他较远的一个小区里,楼上楼下所有的人,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孙子不可能像他老木童年的时候过年那样,有无限的乐趣。

老木上了点年纪,他曾经给拜过年的那些人,大多数都一个一个的离他而去了。他咂摸着儿时的年味,心里空落落的,百无聊赖。他只好出去逛逛街。小城的变化很大,马路与楼盘都令人耳目一新。

老木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偶尓看着路边宣传栏里“获得感幸福感”之类的字样,他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我老木为什么落到了如此境地?怎么连存在感都找不到方向了呢?难道人老了以后就是这样的况味吗?

街上没有人来往,冷冷清清。老木回到住处,老婆说,接下来的几天,还有好几个亲戚家里请客,每一份人情都要送,这是面子!老木说,死要面子活受罪!

胳膊扭不过大腿,老木呆在租房里,挨过了三天,从正月初四开始,他又揣着钞票,轮流去送人情。

他不断地坐在各个亲戚摆的桌席上,喝酒吃饭吃鱼肉。东道主春风满面,宴会厅热情洋溢。老木心里却春寒料峭,没有色香味扑鼻而来的感觉。所有的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从舌苔上滑进喉咙里,他只感觉到一丝丝的苦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9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