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00357_1/大家好,假期最后一天了,你们都过得咋样呀?
用吕秀才的话说,十一假期很短,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可这种心情很长,如高山大川,绵延不绝~~
我的心情呢,是钱包瘪了,肚子鼓了,已经在为要连上七天班焦虑了。
而且这个十一我真是大破产,放假就七天,可随份子就随出去了好几千。
好像每到节假日,婚丧嫁娶都不可避免,席没吃几顿,倒是收了不少请柬。
本期播客,我们五个编辑也就着节日的氛围,聊了聊「婚丧嫁娶那些事儿」。
点击下图收听节目完整版。
随礼和吃席是从啥时候开始成为一种隐性习俗的呢?
在奇妙小时候,她觉得等她长大了,同学结婚自己一定不随礼,要从她身上开始杜绝这些“陋习”。结果工作后,并没有能躲过这社会性的“人情往来”。
老家的东北县城,这些年工资没涨多少,随份子却进入了“礼金膨胀”时代。
关系好的得一两千,十年没见面的同学,人家单独发了邀请函,至少也要送五百。
主修社会学的姜姜倒是解释了随份子的由来,在一本名为《礼物》的书中介绍,其实从原始村落中就有“送礼”的存在,村子里的各家各户传递着用贝壳穿成的手链,不仅代表了庆贺与祝福,更是联结人与人情感的纽带。
在她的记忆里,她曾经担任过“家庭礼金会计”,在办完升学宴和搬家宴的晚上,妈妈记账,她和爸爸数钱。
人家送了礼金,作为回馈,大多数地区会邀请宾客们留下吃席。
东北的酒席通常是在中午,并且有着严格的鄙视链。谁家的席上有海鲜,那就是大户人家的招待顶端,肘子也是东北吃席的普遍标杆,谁家没有肘子就失去了宴请的排面。
编辑笼七说,在北方的农村讲究六个凉菜八个热菜,通常是搭个棚子在院子里吃,不仅量大,食材还是原生态。
而在随份子和吃席的背后,通常和红白喜事有关。
奇妙曾在婚礼上多次当伴娘,说起对“婚礼”的看法,最直观的感受是:早起实在太累了。
东北的婚礼上,新娘几乎要凌晨三点就起床梳妆,要熬到七点钟伴郎和新郎过来接亲,伴娘堵门做游戏才算常规流程。
对于婚礼上的司仪,安妮也总结了门派。在东北,司仪要么是《艺术人生》煽情派;要么是模仿宋小宝的顺口溜俏皮派。早年间还有讲荤段子的,或者让女方和男方玩“吃香蕉游戏”的,低俗,太低俗了。
笼七说这几年的风气变了,以前是恶搞新娘、伴娘,现在很多开始整蛊新郎了。
可无论是整蛊谁,都是不可取的“婚礼陋习”。
关于婚礼,它可能只个被建构的仪式感。在今后的婚姻生活中,一生一世的誓言也无法成为亲密关系的准则。
可正如《小王子》中所写: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我想,婚礼的意义也是如此。
相比于婚礼,国人们对于葬礼还是有所忌讳的,各个地区、家族的规矩都更加繁琐,对神灵的敬畏远超于爱情。
在笼七老家的农村,葬礼比婚礼更加盛大,全村的人几乎都会参加,孝子贤孙们要经历抬棺材、哭灵等流程,目送着逝去的人离开。
关于葬礼的想象,自从看了《人生大事》,安妮就种草了把骨灰灌进烟花里炸上天的形式。
姜姜甚至幻想在骨灰撒上天那一刻,有很多无人机出来摆造型。
笼七心目中的葬礼很朴实,因为她家很多老人死后没有墓碑,基本就是埋在自家的地里,鼓起坟包。所以她希望在死后能有个墓碑,能体面点死去。
我是牛小玲,我还没有幻想过葬礼,可我仍记得奶奶临终前对自己的安排。
我奶说她会死在夏天。她说夏天好啊,亮亮堂堂,父老乡亲可以坐在院子里喝茶聊天嗑瓜子,天黑得也晚,她躺在床上一眼就可以望到外面的热闹。等她死了,孝子们跪着也不冷,不会把膝盖冻着,热热闹闹风风光光吹拉弹唱,孩子们哭一场,她“蹦”的一下上天了,没两年大家就把她忘了,也不难受。
这个老太太的确在夏天逝去,可每当提起这段话,酒桌上的人还是会泛起泪花。
蔡崇达老师曾在《皮囊》里说:我们的这身皮囊其实是盛放灵魂的容器。
所以生也好,死也罢,红也好,白也罢,都是人生的节点。
重要的是来人间走这一遭,总要经历些什么,方能“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白茫茫一片真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