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30日晚,刚竣工不久的人民大会堂内,金碧辉煌一片,“东方红”乐曲久久飘扬,雷动的掌声经久不息。
这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举办的国宴,同时这也是新中国自建立以来,第一次举办的如此大的宴会,共有多人到场。包括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的主席、总理、总书记等重要领导人,另外还有许多人民代表。
人民大会堂
晚宴于七点正式开始,毛主席等我国领导人和各国贵宾纷纷入场,宾客们入座后,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观看节目,整个宴会厅内,洋溢着一片和平友好的气氛。
但在人民大会堂的东南角里,却站着一个身穿白衬衣的,笑得很勉强的中年男子。男子整个人紧绷着,衬衫的背部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与整个会场轻松、愉快的氛围显的格格不入。他还时不时地抬头看看头上的天花板,仿佛在担心着什么。
原来,就在大家头顶的天花板上,还“藏有”50个“黑衣人”,白衣男子的担心和紧张正是来源于此。
那么,为什么重要的国宴上,会有50个“黑衣人”藏身于天花板呢?他们究竟是何来路?有何目的?
要讲清楚这件事情,我们还需要从这个白衣男子说起。这个白衣男子,名叫郑连福,是这次国宴的总管,也就是“新中国第一位宴会设计师”。
郑连福
郑连福本来只不过是一个北京饭店的普通学徒而已,但他不甘平庸,十分努力。越努力,越幸运,若非他不屈平凡,坚持要做出一番事业,也不会有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了。
郑连福在北京饭店做学徒时,北京还叫北平,还在北洋政府的控制之下。当时出入北京饭店皆是达官显贵,所以在这里干活,必须得有眼力见,得精通人情世故。而那时的郑连福不过是个十多岁的毛小子,哪里会懂得这么多,只好做一些简单的活计。
不过,郑连福十分聪慧且为人好强,他不满足于只做那些端茶倒水、擦盘刷碗的事情。于是便偷偷学习那些能够给客人做服务的人是怎样进行工作的,还在私下里偷偷学习了各国的餐饮文化和礼仪,并去学习了各国的语言。
经年累月,努力便有了回报。他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轻松应对这些达官显贵的要求。慢慢地客人们对精通多国语言和餐饮文化的郑连福都赞赏有加,于是,郑连福开始接连得到升迁。
郑连福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实力,逐渐在北京饭店有了一席之地,他开始不断协助承办各种宴席,并慢慢地成为了北京饭店的话事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饭店成为了国务院所属的一处举办国务活动以及进行外事接待的重要场所。当时,许多原来北京饭店的员工都被留用了,其中也包括郑连福。他还是主要负责大小宴会的设计与安排。
北京饭店
郑连福非常做事非常认真,可谓是滴水不漏,他经手操办的每一场宴会,都尽善尽美。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此这般努力的郑连福,等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
那便是开头文章所述的第一次国宴。
年的这次宴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被称之为是“开国第一宴”,所以中央政府对于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视的。宴会的主办毫无疑问还是交给了赫赫有名的北京饭店,那么,由谁担任总负责人呢?
参与宴会的贵宾除了中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的各界人士,还有80多个海外国家的贵宾,这便不仅要求这次国宴菜式的口味要多有兼顾,还要求相关负责人有涉外经验。综合考虑,上级最终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经验丰富的郑连福。
郑连福接到此次国宴任务时,距十周年国庆已经没有多长的时间了。时间紧、任务重,接到任务的郑连福感到荣幸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毕竟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次如此重大的宴会,届时各国领导人都会参加,这次国宴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中国在各国心目中的形象。
郑连福虽然经手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宴会,但是接到这次的国宴任务,心里还是免不了有些紧张。一来这次宴会人数之多、规模之大,都是以往没有的。二来,由于这次宴会人数过于庞大,相比之下北京饭店的空间就显的有些逼仄,所以最终选定在刚完工不久的人民大会堂举办这次宴会。
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决定的,为了向世界展示我国建国十年来的发展与成就而决定兴建的,十大建筑之一。年,北京规划局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人的派遣下到苏联考察之后,正式开始修建。
对于人民大会堂的修建,中央相关部门直接下达了指示,做到既实用又美观,要作为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工程”来完成。为此,还特邀了梁思成、张开济、吴良镛等全国著名的建筑师前来助力和规划。
年9月7日,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工程结束,但是,工程竣工到经检修投入使用已经是9月28日了。而国宴的举办时间是9月30日,留给郑连福的时间不多了。
时间紧迫,郑连福接到任务后,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即着手安排相关事宜。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郑连福很快就遇见了一个难题。
郑连福接到的任务是,安排人在宴会厅同时用餐。这按照传统的每桌10人进行计算,需要摆张圆桌,于是,郑连福与其他工作人员马上进行了初步设计。
可到了现场之后才发现,七千多平方米的宴会厅,留出来东西两侧的厨房之后,无论怎么安排都没有办法摆下五百张圆桌。最多只能放下四百七十多桌,这样留给乐队、服务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通道也还是十分有限的。
参加宴会的人数是国务院指定,周恩来总理亲自过目的,所以在人数上是不可能更改的。郑连福和其他相关人员在宴会大厅里,反复丈量,不停计算,只为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可是时间慢慢流逝,始终没有一个好方法。
这天深夜,为此苦恼不已的郑连福突然从床上坐起了身。他猛地一拍脑门,惊喜地自言自语道:这样指定可以了。
原来,郑连福脑海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想法,他决定将原计划当中的桌,果断撤去30桌。在剩下的剩下桌中,在其中桌每桌增加一个席位,这样就刚好可以坐下了。问题就能顺利解决了。
郑连福的这份方案很快就得到了上级的通过,但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以后,郑连福又遇到了新的麻烦,那就是服务员的安排问题。
为名客人服务共需要多名服务员,虽然能够参与此次国宴的服务员都是精挑细选、经过严格训练的,并且郑连福带着他们已经一遍遍地练习了上菜的路线。但整个会场到时候将会有人左右,这么多桌宾客,服务员们很有可能会出现迷路、上错菜甚至在上菜时与宾客发生碰撞等各种问题。
但国宴这种场合,是要确保是没有任何风险的。为了规避这些问题,郑连福带着服务员们一遍又一遍地演习,但是过程中总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郑连福又陷入了困顿之中。
这名服务员们需要在宴会开始后,上一千多道菜,这些菜什么时候上,怎么上,服务员们如何做到统一行动,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靠喊肯定是不行的,人多嘈杂,听不清楚是其一,如此大的会场如此多的人,大声喊叫简直不成体统、实在有失我国颜面。
郑连福在过马路的时候,突然便有了关于解决这件事情的思路,如街头的红绿灯管控行人的行动一样,可以在大会堂的厨房以及东西两侧的出入口,也分别装上红黄绿三色指示灯。服务员们根据指示灯的颜色进行工作以及各种活动,以免造成混乱。
这一千多名服务员按照信号灯进行工作,当“黄灯”亮起的时候,服务员们各就各位,进入准备状态;当“绿灯”亮起时,服务员们可以开始走动,正式进入工作状态;当“红灯”亮起时,服务员则需要停掉手里的工作,进入会场的状态。服务员们按照既定的程序,再次进行演练,果然不再出现问题。
郑连福和所有的工作人员牟足了劲,一遍遍的演练,直到确认每个服务员都牢牢记住自己的环节安排和工作指令。大家齐心协力,力求将这次国宴办的完美无缺,让所有与会的各国贵宾和代表们都能从这次宴会中领略到新中国的大国风采。
时间在紧张的准备中,一点点流逝,很快就来到了9月30日这一天。然而就在郑连福向宴会总负责人沈渤汇报筹备情况的时候,又有新的情况发生了,而此时距晚宴正式开始已经只剩不足七个小时了。“沈负责人,市委书记刘仁打电话找你。”工作人员急匆匆地跑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郑连福和沈渤看到工作人员如此慌张的样子,对视了一眼,都明白一定是国宴的准备还存在一些问题。
“快去吧,有情况随时通知我。”郑连福告诉沈渤。
沈渤匆匆告别了郑连福,火速赶往刘仁的办公室,赶到刘仁办公室后,沈渤发现里面还站着几位北京公安局的警察同志,气氛很是严肃甚至可以说有些紧张。
沈渤刚一站定,还没有开口发问找他所谓何事,刘仁书记就十分严肃地开了口:“人民大会堂怎么还会有这么大的安全隐患?”
沈渤有些懵了,安保工作是他最为重视的,有关部门准备的很是充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早就排查了好多遍了,怎么还会有大的安全问题呢?
刘仁说是宴会厅的消防工作还有漏洞,公安局的同志在对宴会厅进行里里外外的全面检查时,发现宴会厅顶上密密麻麻走满了电线,而且宴会厅的吊顶是木制的,这极容易引发火灾。
因为彼时我国的重工业还不够发达,钢材、电材料都还处于十分紧缺的状态,建筑师们只能采用木龙骨结构打造人民大会堂的吊顶。
木龙骨是建筑师们在古典建筑中,最喜欢采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它由松木和杉木构成,结构坚固又轻盈。但是这种木质材料有一个十分显然的缺点,那就是十分容易被引燃。
听完刘仁的话后,沈渤回答:“虽然是木制的吊顶,但我们在检修的时候给每根电线都穿上了铁管,周围还布置了相应的消防措施,这些问题都已将和公安局以及消防处确认过了。”
但刘仁对此还是十分担心,毕竟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这么多人,还包括这么多重要外宾参加的国宴,容不得有半点闪失。“要不然还是请示周总理吧。”刘仁担心地说。
沈渤虽知兹事体大,但他心里明白现在再去请示周总理恐怕也来不及了。首先,根本不可能再找到一个像人民大会堂一样能够同时容纳几千人的宴会厅。其次,就算有这样一个地方,也无法在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将会场布置完成了。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在人民大会堂举办这次国宴最为合适。
况且,请柬和邀请函具已发到了与会者的手里,再过几个小时,这人就会一一赶往人民大会堂。如果这时改变地点或者更换时间,那势必会影响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事已至此,沈渤只好向刘仁保证:“我们一定会将这件事情顺利、安全地解决,请组织上一定放心。”
沈渤回到会场,立即向郑连福说了这件事情,郑连福安排过这么多场宴会,深知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心里顿时七上八下的。但多年的经验和责任感,让他在这个时候强行使自己冷静下来,他极快速地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和沈渤共同商议这一尚且存在的安全隐患的解决方案。
思考良久,他们决定,进行人工监督。所谓人工监督,就是找来50名有经验的消防员和工人,每人拿一床棉被,分布于天花板之上的各个地方,监督天花板上的电线情况。万一有不良情况出现,立即进行人工扑灭,同时拉下总电闸,积极阻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很快,组织上就选出了50名经验老道、办事放心的消防员和工人,他们手持棉被在宴会开始前爬上了天花板。并且,为了不引人注目,他们还“全副武装”,满身黑衣隐藏在宴会厅的吊顶内时刻预防着突发火情。
根据原故宫消防战士张华峰回忆表示,从那时起,这种方法就变成了一种常态、一种制度,只要人民大会堂举行重大宴会,都会派数十名消防官兵进入顶棚进行监视、预防意外情况的发生,几十年间,从未间断。
这天晚上七点整,宴会准时开始,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携各国要员走进二楼宴会大厅。全场起立,乐队高奏乐曲《东方红》。
半个小时后,国庆十周年招待会开始,周总理致词。
来宾们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地就会报以热烈的掌声。但沈渤后来回忆说,由于过于紧张天花板上的情况,那天周总理在台上讲的什么他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眼睛和心思全在头顶的天花板上,就怕出一点纰漏,心里一直在期盼宴会能够尽快结束。
就在周总理的致词即将圆满结束的时候,突然传来了一声巨响。虽与天花板上的情况无关,但还是吓了所有负责人一跳。据人民大会堂总厨师长郭成仓介绍,才知道:原来竟是煤气爆炸,不过好在是极小范围的。
此前,厨师们一直是烧煤的,这时才刚开始使用煤气,所以对于这个煤气还不是很熟悉。发生这次“爆炸”,是因为煤气的总开关开了之后,煤气开始释放,但冒出来的煤气没有及时点燃,过了一会儿之后,燃气灶周围便聚满了煤气。这时,一杵点火棒,便瞬间着了。大量的煤气被瞬间点燃,就发生了“爆炸”。
宴会厅面积极大,声音又被周总理发言和来宾的掌声吞没掉一些,所以大部分的宾客都没有注意到这起小事故。
八点整,国宴正式开始。国宴的菜品是由郑连福根据调查和了解不同国家、地区客人在饮食习惯上进行调整,上交至外交部外宾司反复讨论后定下菜单,再由周总理亲自审定。所有的菜肴,以清淡、软烂、香醇、口感温和为主。
来宾们欢声笑语,觥筹交错,沉浸在热烈而轻松的宴会氛围里。
但在人民大会堂的东南角和西北的走廊里,宴会的总管郑连福以及负责人沈渤等人,却感受不到一丝轻松。宴会一开始他们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始终保持着紧张,时不时地就抬头望向天花板,生怕那里出现一点问题。
在郑连福等人的担心中,宴会紧锣密鼓、环环相扣地有序进行。
虽然有一些小失误,一个服务员在端着饭菜上桌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将盛菜的陶瓷器皿摔了粉碎。但服务员立即爬了起来,并迅速收拾了残局。
在饭桌上推杯换盏、聊天谈事的嘉宾们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甚至时刻观察全局的郑连福和沈渤等人都没有注意到这场“事故”。还是这位服务员在宴会结束时,自己主动提起的这件事情,所以这并没有对宴会造成什么影响。
直到晚上10点,天花板上都没有任何动静,人民大会堂的第一次国宴就这样圆满、顺利的结束了。为这次国宴保驾护航的50位“黑衣人”终于回到了地面,郑连福和沈渤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下了。
他们说,这次国宴的顺利举办,表明了人民大会堂工程的圆满成功,所有工作人员没有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所有人为之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他们还表示,能够在这么重要的场合担此重任,内心感到十分骄傲。
而人民大会堂的第一次国宴,也给外宾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那时起,人民大会堂也逐渐成为了中国的标志和象征,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人民大会堂
七十年代的时候,人民大会堂得以重新翻修,这次翻修将龙骨木换成了钢筋结构,并且配备了更加现代化的消防设备,这才不再采取人工监察的方式。看到拥有了足够的消防设备的崭新的人民大会堂时,多次守护了宴会安全的消防官兵们流下了热泪:“太好了,太好了,大会堂终于有了现代化的消防设备。”
新中国每个领域走过的每一步,都凝结着先辈们无比的勇气、智慧和力量。像参加第一次国宴的人并不知道,那天晚上有50“黑衣人”在他们头顶的天花板上,守卫着他们的安全,如今我们也在被保护着而不自知。
英雄可以无名,但祖国必须强大!我想,这是英雄们一致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