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中国奥运第一人,演绎

北京白癜风高等专科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本文约字,阅读完需10分钟。如果你能耐心看完,那么将了解一段民国的传奇故事,一个民族的珍贵品质以及一种类型电影的发展历史。

引言

“那是在解放以前,我们只有一个运动员能够参加奥运会,他是个短跑运动员,叫刘长春,他是坐船到美国的,他的身体已经很疲劳了,他代表中国虽然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就是这一个人参加奥运会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现在中国人能办奥运会了,是因为中国强大了,世界各国瞧得起我们了。”—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讲演《把目光投向中国》时,说起刘长春的故事。

年,第一届奥运会组委会向清政府发出了邀请函。时清政府刚签订《马关条约》没多久,正面临列强虎视眈眈的局面,在这风雨飘摇之际,掌权者慈禧与诸位大臣又不懂体育的意义,遂拒绝了奥委会的邀请。

年,命运流转,日本又对中国东北发动入侵。只是这次,虽是国难当头,但中国人民和民国政府懂得了体育对国家的意义,派出了唯一一位运动员参赛,他就是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

大连奥林匹克广场纪念刘长春的雕像

当时,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用刘长春、于希渭报名参加奥运会,想借此骗取世界各国承认伪满洲国的合法性。不同于于希渭的同流合污,刘长春先一步逃出日本控制的大连,并在《大公报》发表声明:“伪报所传,纯属虚构谎言。我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绝不代表伪‘满洲国’出席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于是,为了破坏伪满洲国的阴谋,由少帅张学良出资出力,中华民国仅派出刘长春一名运动员参与比赛。这是一个充满传奇的故事,这次刘长春参赛的意义不再仅限于体育,更关乎民族的自豪与国家的政治。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海报

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导演侯咏以刘长春真人真事为剧本,改编成的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上映。侯咏以此片致敬中国奥运先躯刘长春及中国奥运历史上不甘屈辱不懈奋斗的民族英雄。

这部电影从刘长春在上海坐轮船前往美国赴赛开始,分别通过现实中船遇风暴、打赌赛跑、参赛奥运,以及回忆里扬名华北、逃脱追捕、终见少帅等多个片段,讲述刘长春参赛的不易与艰辛。当刘长春时隔36年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时,他已经不是一个人,他代表了4亿中国人以及不甘落后,敢于拼搏的民族精神。

01交叉叙事的叙事方式,讲述一个民国时期单刀赴会的传奇故事

影片采取现实与回忆的交叉叙事方式,讲述了刘长春历经艰辛赴美参赛的故事。为了增加故事的传奇性和艺术性,导演侯咏对刘长春真实历史事件进行了改编,让整部影片显得更加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1、现实影片一开始,便发生在年7月8日的上海,刘长春与宋教练与码头上热情送别的人民群众挥手道别。

“长春啊,此次出征美国,千万不能出任何差错。从今天起,你就不再是你自己,这可是我们中国破天荒第一次啊。”

宋教练对长春的一番肺腑之言,直接向观众点明了刘长春这次赴美参赛的重要性,同时给两人之后的行程立下了flag了。

在船上,刘长春每日都会拿出钢笔在日历上做记号。不仅如此,他不顾宋教练多休息少训练的劝阻,每天晚上都趁着宋教练熟睡后在甲板上训练。这些行为,均表现出了刘长春期盼中带着紧张的心情,也为之后在奥运会上因舟车劳顿导致比赛失败埋下伏笔。

船行到半途,突然遭遇了风暴,只能滞留在檀香山港。面对来不及参加奥运会的无奈局面,刘长春两人备受煎熬。幸运的是,在外国友人索菲小姐的帮助下,刘长春两人想到了办法。只要船上所有人同意改变路线,直接前往洛杉矶,那么两人将赶上奥运会开幕式。本来一切顺利,结果有一位外国人摩门先生坚决不同意。为了达成目的,刘长春与摩门进行了一次赌赛。

刘长春与摩门在船上赌跑

这一情节,很明显是导演侯永对刘长春船上经历的艺术改编。除了增加剧情的看点以外,另有导演的一番情感表达在里面。

船上除了摩门以外的所有乘客听见刘长春两人是为了参加奥运会后,均同意轮船改航,直奔洛杉矶。这童话般的剧情,体现的是导演对“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精神的解读: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是全世界人民友谊的象征。

而摩门先生拒绝的行为,也事出有因。他在中国东北的工厂被日本轰炸得一干二净,导致破产后只能灰溜溜回国。

“这么大的中国打不过一个小小的日本,还去奥林匹克?难怪,人都说,中国人是‘中亚病夫’。”

这里反映了当时中国和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形象,影片借摩门之口表达了对当时民国政府无能的控诉。

最终,我们的主角刘长春赌赢了对手,在狭窄湿滑的环境中跑出了80米12秒以内的好成绩,终于赶上了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式。影片发展到这,我本以为接近尾声了。因为众所周知,刘长春在奥运会取得的成绩并不好,连小组赛也没有出线。

然而,导演并没有回避刘长春的失败,就像他没有回避当时中国的问题一样,他一分不差地把刘长春的失败表现了出来。

刘长春比赛前的踌躇满志,在华侨接风宴上的大放豪言,对昔日手下败将吉冈隆平的不在意,均和比赛失败后的痛苦沮丧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飞得有多高,摔得就有多重。这位被国人给予厚望的运动健儿一下子跌落云端。这次失败,不仅仅是刘长春个人的失败,更被日本政府利用舆论在国际上对中国人进行了抹黑。

刘长春在华侨接风宴上大放豪言

即便如此,刘长春依旧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站起,在宋教练和国内政府都要求他放弃接下来的比赛时,他却坚持要继续战斗下去。

“难道就因为第一次失败,我们就应该受到蔑视和侮辱吗?难道我们只是为了取胜才来参加奥林匹克的吗?我们的国家正遭受着侵略,我们的民族正在遭受战争的苦难,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比任何时候更需要骨气,更需要尊严,更需要奥林匹克。”

刘长春在组委会对宋教练吐露的肺腑之言,振聋发聩,像一记响钟敲在观众的耳边。影片在这里通过刘长春的失败与奋起,映射出当时中国战场连连失利的现状与中华民族越挫越勇的宝贵品质。

2、回忆如果说现实剧情仅仅只是稍有改动,那么回忆这条线的剧情就针对原历史进行了大幅改编。

首先是逃离大连这个情节,原本历史上刘长春早已收到消息,所以才能当机立断化装出逃。而在影片中,刘长春则是在被日本人控制住的情况下逃跑。他与日本军官宫本一熊乘坐小汽车到半路时,一群“只把他乡作故乡”的日本人在大街上兴高采烈地过着天长节。汽车被人群堵在了大街上,看管他的士兵下车驱赶人群,他才能溜下车混入入群逃了出去。

不仅如此,刘长春还化妆潜入父亲的修鞋铺,在日本特务的眼皮子底下跟父亲做了一次告别。这段经历,大有一股谍战特工风,展现了刘长春不做“汉奸”的节气和机智过人的头脑。

再来,就是刘长春去北平找体育局的旅程也得到了极大的补充。他坐的火车因前方打战中途停靠,与好友关荣波走在乡间路上都能碰见东北义勇军与日本军队激战,枪林弹雨中好友被流弹射中身亡,他只能一个人衣衫褴褛地走往北平。

路遇义勇军与日本激战

最后,则是北平教育局领导对他请求的无视,表面里花言巧语地稳住他,背地里则撕掉了他这些年写给体育局的信。刘长春没有办法,只能在城里默默蹲守少帅张学良,请求到他的帮助才最终前往奥运。

胡军饰演的少帅张学良

在回忆这条线上,导演进行了大量的艺术改编,在让剧情更抓人眼球的同时,重现了当时中国山河动荡的情景。

那些在大连街上载歌载舞的日本人,那些随处可见的战火与死亡,以及民国政府如体育局领导一般的昏庸无能,我们都可以从这条剧情中看得清清楚楚。只有了解当时中国八方风雨般的局势,才能理解刘长春孤身一人出征奥林匹克的意义。

影片结尾,刘长春站在米田径的起跑线上,过往的经历像幻灯片一样在屏幕上闪过。他露出自信的微笑,在宏大激昂的交响乐背景音乐中跑向终点。这一刻,现实和回忆两条线终于接轨,我们也随着刘长春的传奇故事奔向未来。

刘长春重新振作后的微笑

02主旋律的意识形态,彰显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珍贵品质

影片不仅在讲述刘长春个人的传奇故事,也在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故事。不仅如此,在影片爱国的宏大主旋律意识形态下,也依然有着爱情、亲情、友情等个人细腻情感,并用刘长春个人对跑步的热爱和理想的执著,彰显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珍贵品质。

1、对跑步的热爱和理想的执着是刘长春征战奥运的内在动力如果说为国家和民族争光是刘长春不辞辛苦也要参加奥林匹克的理由,那么他个人对跑步的热爱和理想的执著便是支持他走下去的动力。

在影片中有一段戏,出国留过学的宋教练希望刘长春能多与船上的外国人交流,要他邀请外国女士一起跳舞。而心思单纯的刘长春认为这是耽误自己的时间。他趁着教练不注意,偷偷溜到了甲板开始疯狂训练。刚好,暴风雨来袭,船舱内的精英人士在载歌载舞,而船舱外的刘长春也开心地迎着风雨奔跑。这鲜明的对比,凸显出刘长春纯粹的热爱运动之心。

刘长春在船上训练

电影对刘长春的塑造并不高大全,反倒特别接地气。他经常反驳德国教练对自己的科学训练,他会自大小瞧自己的比赛对手,他在失败后更是懊恼悲伤。很多时候,我们能感觉到这位运动健儿的直接和鲁莽,使得人物更有真实感,让我们觉得这位奥运英雄离我们并不远。他就是我们身边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他的精神代表了中华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父亲、妻子、朋友是刘长春奋战奥运的坚实后盾刘长春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修鞋匠,也是一位真心爱着儿子的父亲。在那个年代,以刘长春的年龄早该结婚生子并找份活计替家里分忧,但在东北大学未解散时,他都在默默地支持刘长春在赛场上奔驰。

后来刘长春没有地方跑步了,他才催促长春成家立业。即便如此,面对刘长春当掉奖牌的行为,他依旧怒不可恕,因为他以自己的儿子为骄傲。在刘长春潜回家里的那场对手戏上,他手上修着鞋,嘴里则是对儿子出门在外的絮絮叮嘱。“这鞋我钉好了,无论走到哪走多远,它都不会坏。”老戏骨孙海英饰演的父亲把对儿子离别的不舍、远去的担忧以及不当汉奸的自豪演得入木三分。

孙海英饰演的父亲

而刘长春的妻子秀珍,更是典型的中国温婉式妻子。在刘长春还在东北大学跑步时,她在等他;等结婚后,她也鼓励着刘长春追求理想;在刘长春逃离大连后,已有身孕的她又开始了无怨无悔的等待。她不懂奥林匹克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意义,但她懂得跑步对自己丈夫的意义,所以她一直站在刘长春背后无怨无悔地支持他。

秀珍陪刘长春训练

“刘长春,我们都是战士,只是战斗在不同的战场上。”这是姚可秀同学在去东北战场上对刘长春的寄语。也是因为这个寄语,刘长春才能坚定自己的内心,在组委会与宋教练据理力争,表达自己想继续参赛的意愿。

刘长春与姚可秀道别

父亲、妻子、朋友、宋教练、以及对刘长春寄予厚望的华侨们,构成了那个年代的中华民族群像,正是通过他们与刘长春的形象塑造,才在影片中铸就了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魂。

影片对亲情、爱情、友情的解读只是轻描淡写,不像对激荡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泼之以墨,施之重彩。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普通的个人情感才让影片显得尤为真实。它们融于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之中,让主旋律的意识形态表达更加丰满。

03不甚理想的票房,了解一种电影类型艰难前行的发展历史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也是一部体育励志电影。本片的新颖和独特之处在于,从体育励志的电影工业美学的惯常类型出发,又超越了传统的体育类型片。它在中国的体育题材电影历史上,可谓是一块绕不过的丰碑。

即便如此,这部电影趁着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上映,也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票房。票房成绩仅仅多万,豆瓣上只有多人去评价,以及7.1的评分说明了中国体育电影在电影市场的尴尬地位。

相比于西方如《洛奇》《百万美元》《斗士》等影片叫好又叫座的情况,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显得道阻且长。

《洛奇》

年,由孙瑜导演的黑白默片《体育皇后》上映,开启了中国体育电影发展之路。这部影片讲述了爱好体育的富家女孩林璎献身体育事业的故事。该片的主题旨在激励民族的自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体育强国的梦想。因此,中国体育电影从诞生之初,便身负“强身强国”的家国使命。

《体育皇后》海报

之后《女篮五号》(年)、《沙鸥》(年)等脍炙人口的佳作都是在表达这个宏大主题。从年至0年,中国的体育电影一直在艰难转型发展,从“强身强国”到“争强夺冠”再到“个体生命的成长”的主题转变,是一种在概念意义上迎合时代与市场的进步。

《女篮五号》剧照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体育电影利用北京奥运会的优势,正式进入井喷期。尤其是年前后,诞生了本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短道速滑题材的《破冰》、带有励志色彩的《买买提的》、《隐形的翅膀》等诸多体育佳作。

速滑运动电影《破冰》海报

无奈的是,市场与观众对这些电影并不买账,即便很多体育电影里的体育强国梦已经进入“轻”表达状态,开始更多地突出体育运动员的成长和对体育人文内涵的表达。

细数21世纪的体育电影,在电影市场的票房上有一番亮眼成绩的不过《破风》《攀登者》《飞驰人生》三部,其中《破风》在豆瓣上评分最高,也只有7.3分。

彭于晏与林超贤合作的《破风》

对比西方的体育电影,中国体育电影在市场接受程度上的差距可谓肉眼可见。在我看来,这种情况最根源的问题在于中国体育电影在讲故事的手法要弱于“造梦工厂”的好莱坞,也比不上隔壁印度的宝莱坞。

以本片为例,影片想通过现实和回忆两条线来展开剧情的初衷很好,但在剪辑上略显杂乱。频繁的现实与回忆来回切换,导致观众无法在一段较长的剧情中酝酿情绪,然后在某一个热血催泪环节引爆宣泄。

影片中的音乐元素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电影主题曲《站起来》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得主舒楠谱曲,并由韩红、成龙、王力宏、孙燕姿共同演唱。此曲旋律振奋人心、歌词激昂有力,是不可多得的体育励志佳曲。可惜的是,有着如此强大阵容打造的主题曲竟然只在影片结束落幕时才响起,让我刚有了热血沸腾的感觉,却要面临着影片结束的尴尬局面。

奥运前相聚的主唱三人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多向盛产歌舞剧的印度学习。在现象级作品《摔跤吧!爸爸》中,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无处不在。无论是阿尔米汗调教两个小男孩摔跤时欢快的《HaanikaarakBapu》,还是几个女儿在一起时响起的柔美插曲《Gilehriyaan》,亦或是高潮时旋律豪迈的主题曲《Dangal》,都起到了很好的调节气氛、调动观众情绪、以及表达人物内心的作用。

现象级作品《摔跤吧!爸爸》

当然,《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依旧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技巧上的不足不能抹杀这部影片的价值。尤其是在西方主流价值观电影横扫全球市场乃至不断输入中国市场的情况下,中国电影市场和新一代的年轻人们需要这样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优秀主旋律电影。

中国的体育励志类型电影发展道路还很漫长,在讲好故事的基础上,还将面临着此类型电影独有的专业性与真实性的挑战。拍好一部“叫好又叫座”的体育电影很难,但我相信中国电影人能吸收西方体育电影的优点和精华,结合我们国家特有的国情,拍出更多的体育佳作。

写在后面的话

“对人生而言,重要的决不是凯旋,而是战斗。”—奥林匹克之父皮埃尔·德·顾拜旦

年3月25日,刘长春去世。他留下了两个遗愿:一是中国人能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二是中国有朝一日能举办奥运会。

第二年,在年奥运会上,许海峰便夺得50米手枪慢射金牌,实现中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也实现了刘长春第一个遗愿。而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召开,实现了刘长春的第二个遗愿。

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冠军,从落后挨打的弱国到举足轻重的强国,中华民族的个人素质与国家的整体实力在不断发展强大。刘长春单刀赴会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也将永远流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3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