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高慎盈:男,中共党员。年8月出生于北白象镇高岙村。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进入上海解放日报工作,历任《解放周末》主编、周末部主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讲坛活动部主任、文化讲坛总监、《讲刊》编委会副主任。高级记者职称,获“长江韬奋奖”。
最是乡情动人心
“忠直方正”“老来趣味”“献计献策不献媚”“文章真处性情见、谈笑深时风雨来”……天高云淡的八月,当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高慎盈现居的上海住处时,一幅幅各具特色的书画首先映入眼帘。“这是韩美林先生的书法赠言,这是余秋雨教授的书法赠言。”
看到家乡媒体记者的到访,高慎盈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说话间,他带着记者走进了他的书房。“这是我的第三个小书房,这里的几排书,都是名家签名赠书,比如袁隆平、余光中、陈忠实、莫言、姚明、马云,等等。”“这是我的第四个小书房,适合冬季阳光下阅读,一个书柜,一张椅子。”看着琳琅满目的藏书,他镜片后的眼睛是闪亮的。
思维敏捷,十分健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这是高慎盈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他于年出生于乐清北白象镇高岙村,是明代工部、刑部尚书高友玑的第十六代裔孙。他自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就一直在解放日报工作了四十年,退休几年了,但依然是一颗“少年心”。他说,这颗“少年心”,是指好奇心、童心。当然,也包括与生俱来的家乡感情。他认为,家乡是根、是脉、是土壤、是基因。所以,最是乡情动人心。
乐清的“雁山论坛”,就蕴含着高慎盈的浓浓“乡情”。余秋雨、钱文忠,就是他代为牵线搭桥,帮忙邀请的。
更是因为这份乡情,他在上海居住的几十年间,多次搬家,多次装修,“断舍离”了许多物品,但源自家乡的诸多旧物,一直珍存,并引以为豪,常常睹物思情。
他边说边“搬出”了这些珍藏着的时代缩影、历史见证的“宝贝”,并一一展示给记者看。有乐清撤县设市、世界温州人大会、南怀瑾书院成立等多个证件及邀请函,还有一些早年重要的文件、证明,虽然这些证件有的纸张已发黄,但每一页都保存得完好无损,字迹清楚,可见用心与倾情。
刻骨铭心年少时
思绪回到少年时代,高慎盈说,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很贫穷。读书对他来说,是最快乐的一件事,但放学后,他要赶到农田里帮家人干农活,插秧、割稻、砍柴、挑粪,样样不落。
他记得,多次五更起床,与叔叔一起磨刀,然后穿着草鞋,摸黑到山上砍柴。
他记得,几次与父亲在夜里徒步走到盐盆,采购食盐,再赶到琯头,坐渡轮去温州。天蒙蒙亮时,趁着温州市民开门,挨家挨户去问,“阿婆、阿婶,盐要吗?”看着小小年纪的乡下人赶来做小买卖,大多人都动情地照顾了他的小生意。
他记得,一天,放学后干农活累了,他买了一个大饼充饥,想不到同样饿了的邻居叔叔过来就抢走了他的饼,年少的高慎盈只能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往事历历在目,说起这些,记者看到高慎盈的眼眶湿润了。
生活条件的艰苦,并没有让高慎盈自甘沉沦,反而促使他从上学读书中寻找快乐。
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在高岙村读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傍晚,在村里晒谷场露天观看了《狼牙山五壮士》电影。当晚,他写了一篇题为《观〈狼牙山五壮士〉有感》作文,他记得开头第一句是“夜幕渐渐降临”。想不到这篇随手写下的周记,被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王达桂老师看中,并推选去参加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得了一等奖。过了一些时日,老师敲锣打鼓上门祝贺并送来了奖品——一本《小学生字典》,高慎盈才知道获奖的事,“当时心情那个激动啊,那种受鼓舞啊,真是难以言表!”
此后,王达桂老师每次看到高慎盈写的作文或周记,都会拿到课堂上,当范文读给同学们听。高慎盈笑着说:“于是,上语文课,特别是作文课,成了我的最爱。当然,王老师的偏爱,也造成了我的偏科,上体育课时,王老师说:‘高慎盈,你去写篇周记吧。’这样一来,我的体育成绩就可想而知了。”
农村的孩子放学后,就帮家里干农活。高慎盈记得,到山上放牛,当牛随地吃草时,他就打开了随身带的书本或课外书。身边没有纸笔,他就在泥沙里,用手指一笔一划练起字来。白天忙了,准备晚上看书复习,可每当高慎盈点上油灯时,母亲总是催他早点睡觉。为此,高慎盈想了个办法,躲在被窝里,然后把小凳子摆在被窝里,撑起被子点油灯,借光看书,如饥似渴。
“为什么当年那么痴迷于上学读书?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这是幸运。另外我想,这应该也是高尚书留下的文脉与基因吧。我们这个村庄的崇文风气,代代相传。”
少年不知愁滋味,初生牛犊不怕虎。高慎盈回忆说,当年居然还做了两件胆子挺大的事:一件是在18岁那年,斗胆给国家教育部写了一封希望早点恢复高考的建议信;另一件也是在18岁那年,写了一篇题为《必须坚持“业余排练”的原则》的评论,斗胆寄给北京《人民日报》总编辑收,没想到竟被采用发表了,成了当时温州地区难得登上《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为了活着,为了更好地活着,高慎盈说自己当时身在村庄、心往外飞,总有一颗“驿动的心”,蓬蓬勃勃,抽枝发芽。
抓住机会用心学
“有句话说,上大学是难得的学习机会。而在我看来,对学习机会的珍惜,就在于抓住机会用心学。”高慎盈回忆说,当他终于如愿走进复旦大学新闻系之后,眼前洞开的,是知识海洋的澎湃。
复旦图书馆,成了他最开心的地方。他恨不得把图书馆里的书,统统复印到自己的脑海里。当时图书馆中午是要关门的,为此,他早上特地多买了个面包带进图书馆。中午时分,图书馆管理员喊话了:“里面还有人吗,要关门了,赶紧出来。”此时,高慎盈就会悄悄地躲起来,然后等管理员把门关上了,他就开心地像个孩子般跳出来喊:“现在好了,整个图书馆就我一人啦!”他一边啃着面包,一边抓紧看书,抓紧做笔记,一本又一本。
走出复旦校门,他就进入上海解放日报当记者。这一干,就是40年。这漫长的四十年里,他从一名普通的记者,到主编,到部主任,“这期间的采访故事、策划经历、感受体会,那真是千头万绪、万千思绪啊!”
他举了一例:年首次带领团队赴宁夏“西海固”。在一个贫困小学生的家里,目睹其父,光着身子,蜷于破被,病在床上,缺钱买药——这个家庭的年收入,是元人民币!高慎盈看在眼里,听在心里,泪水夺眶而出。他当即掏出元钱,表示心意。此后连续多年,高慎盈带领解放日报周末部的年轻记者,从上海走进这个被联合国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宁夏西海固地区,探望并资助20多名贫困家庭的小学生,并用真情的笔触,鲜活传播“西海固”的近况,其中《“西海固”告诉我们》,被评为5年全国副刊新闻作品金奖。
多年来,高慎盈还利用业余时间,撰写出版了《信息流与弄潮儿》《你与你的社会角色》《社会心理效应透视》《身体语言之谜》等12本专著,其中两本荣获“全国优秀青年读物奖”。
值得一提五件事
“我归纳了一下,有五个一,或许略感欣慰。”回望四十年的新闻职业生涯,高慎盈向记者讲述了五件印象尤深的事。
第一件事,是“一份内参”。邓小平同志唯一一次对解放日报内参所做的批示,是写于高慎盈年采编的一份《情况汇报》上。如今,这份批示还被收录于公开出版发行的《邓小平手迹选》。
第二件事,是“一个团队”。高慎盈带领的这个团队,被解放日报领导称赞为“具有精神气质”。这个团队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新闻工作先进集体”,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工人先锋队”,被上海市委宣传部评为“媒体优秀品牌”。
第三件事,是“一种爱好”。他认为仅有一点新闻传播学知识是不够的,必须拓展学习的领域,为此他选择社会心理学作为自己着重下功夫的学习爱好。年,他连看了两遍《第三次浪潮》这本风靡全球的著作之后,他一有空就去逛书店,如获至宝般买了一本又一本国内外的专著,他指着书柜说:“你看,这个书柜里,这么多的社会心理学的书,都是当年买来,一遍又一遍阅读的,看书的笔记,也记了多本。”
学海无涯苦作舟。高慎盈回忆说,当年看这些社会心理学的国内外专著,然后萌生了写书的念头。当时住在上海闸北区,房子只有十几个平方米,儿子幼小,为了能安心写书,他与妻子约定,晚上他吃过饭就先睡觉。当妻子陪儿子开始睡时,就叫醒他,下半夜就是他著书的时间了。在厨房间的一个角落里,一台缝纫机、一盏台灯,便成了写作的案头。寒冬腊月,为了取暖,他把脚伸进上海人当年做饭保暖的棉胎草编筐里,用来取暖。完成一本书,这样的日子,度过的往往是半年时光。
第四件事,是“一家俱乐部”。高慎盈向记者展示了一份“感谢状”,上面写着:“衷心感谢您,用真情浇灌生命之树”。他说,“这家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已经走过三十年了,这份‘感谢状’,蕴含的是生命的分量,沉甸甸的,让我感到尤为珍贵。”高慎盈回忆,当年一位通讯员给他投稿,约定交稿的时间已过,仍没有收到稿件,他甚为生气。第二天,他发现这位通讯员来交稿时,脸色铁青,就问他:“怎么了?是熬夜的原因吗?”想不到对方告诉他:“高老师,我是一名癌症患者,目前我们这群人组织起来在一起抗癌。”闻此言,高慎盈的心一下子沉了下来,赶紧道歉,但对方说,没事的,我们都很坚强,如果我们中有人“闯”过五年大关,大家就会为他庆祝“五岁生日”。这事听得高慎盈激动万分,当即邀他尽快写出详细故事。几天后,高慎盈在这位通讯员写出的初稿上,写上了《上海,有家癌症患者“俱乐部”》的醒目标题。文章发表后,引发社会强烈反响。高慎盈又接连釆编了多篇整版文章,然后帮助他们成立了当时中国第一家依法登记的群众性团体——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此后,年复一年,倾情帮助这个特殊群体所创造的“抗癌模式”,影响力从上海走向国内外。“在这三十年的陪伴过程中,我从这家俱乐部成员的生命故事中,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良善洗礼。”
第五件事,是“一个讲坛”,即5年7月诞生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化讲坛”。作为文化讲坛总监的高慎盈,言简意赅地向记者介绍说:“这个文化讲坛,有别于其他论坛的地方,一是多位嘉宾同台共论,而不是一位嘉宾上课开讲座;二是嘉宾身份跨界,地域跨越国内外;三是内容原创,嘉宾围绕主题发表最新的思考,而不是炒其过去的冷饭。”正是由于其高端的定位、高端的嘉宾、独特的形式,在国内众多论坛中独树一帜,形成品牌,各界好评如潮。从季羡林先生的挥毫题名,到中央领导先后六次的批示肯定;从全球五大博物馆馆长的聚首纵论,到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欣然出席并发表演讲;以及远赴美国、意大利、捷克的成功举办,都彰显了其品牌影响力。
人生需要“对得起”
“人生需要两个‘对得起”:在岗位上,要对得起职业;退休后,要对得起生活。我很认同这句话。”
说着,高慎盈捧出一本厚厚的书——《印痕—解放日报创刊六十周年版面集粹》,然后一页一页地翻看着。
“解放日报六十年,领导与专家们选了当时的六十个版面,记述报史中的六十件大事。我拿到这本书之后,发现其中与我有直接关系的,竟然有五件,与有荣焉。人生短短几十个秋啊,所做的一些事能记载于历史,我深感荣幸。”
文化讲坛,就是其中的一件。对此,高慎盈说,文化讲坛在集团领导的靠前指挥下,从主题策划到嘉宾邀请,从论题设计到后续传播,我浸润其中十来年,交往多位“影响力人物”,所收获到的,往往是“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因为邀请这些名人,就逼迫你做一些面谈前的功课,逼迫你去买书、看书,以求努力跟得上重量级嘉宾的思考脚步。这是巨大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动力。视野的打开,格局的拓展,思维方式的激荡,是豁然开朗的人生关怀。所以我感怀,更是感恩。
年龄不饶人,走过四十年新闻路的高慎盈,退休之后,自然调整到“对得起生活”。
高慎盈认为,比以前更加重视家庭、后辈的温馨生活,比以前更加珍视“温州人”“乐清人”“高岙人”的家乡角色,比以前更加珍惜与友人、恩人的情谊交融,是生命的一种本真。
“避免与社会生活脱钩,这也是‘对得起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慎盈说,他退休后,之所以受聘担任韩美林艺术基金会战略发展专家兼新闻总监、正泰集团传播顾问、温州南怀瑾书院顾问,目的是让自己的生活,与社会不脱钩、不脱节。
为了让大脑呼吸新鲜空气,多方位地接受信息刺激,从而激发不断学习的自觉性,避免一种“老朽”现象——人一“老”脑就“朽”,如今,他每天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读书,着重于纸质阅读、厚重阅读,“读苦书,苦读书”。他说,“读书是至关重要的生活方式。因为,所有的读书与思考,本质归于两个字的追求:文明。”
采访临近结束时,他想起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开头所写的一句话:“事实上,文明才是观察人类世界发展的标尺。”
高慎盈由此认为,人生各个阶段的“对得起”,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要对得起文明。
记者采访手记
采访高慎盈老师的当天,上海的气温仍高达摄氏30多度,从出租车里下来,行走在烈日下,感觉脚底滚烫滚烫。
从乐清出发至上海,一路上,高慎盈老师多次发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5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