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成都机器人展2024重庆机器人展

成都机器人展

重庆机器人展

中国西部(成都和重庆)机器人展览会3月30日举办

邀请函

主办单位:中国西部教体融合博览会组委会

承办单位:重庆港华展览有限公司

博览会主题:责任教育科教兴邦

展会背景:

中国西部(成都和重庆)机器人展览会将汇聚机器人全产业链知名企业,世界科技领先的生产制造企业与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和专业观众将在这里齐聚。充分展览展示全球机器人行业前沿热点、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商业模式等,推动我国机器人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中国西部(成都和重庆)机器人展览会是全球机器人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平台,是中国机器人品牌向世界展示科技的重要窗口,是机器人企业品牌推广和渠道拓展的助推器,是传播机器人市场的重要渠道。在机器人展的平台上汇集了各类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智能汽车、VR科技等综合性机器人等前沿产品。

中国西部(成都和重庆)机器人展览会将通过新品推介、产品展示、学术研讨、行业高端论坛及供需对接等活动方式,在“机器人+”的大背景下,推进机器人产业异军突起、抢占机器人科技制高点,充分发挥机器人朝阳产业的优势,推动优势资源要素的深度融合,实现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和产供研销融合。

中国西部(成都和重庆)机器人展览会为促进新一代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与集成应用,打造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研发生产领域集中展示、交流、贸易于一体的国际化、专业化、前沿化、科技化、智能化高端平台,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机器人产业基地。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继汽车和电子设备之后,金属制品、电气机械也成为了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同时,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环保和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作为实现自动化、绿色化生产的重要工具,机器人在塑料、橡胶等高污染行业,以及与民生相关的环保、食品、饮料和制药等行业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应用规模显着提升,对进一步降低环境污染,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年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分析:

工业机器人是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物流、化工等各个工业领域之中。

20世纪80年代,机器人进入了普及期,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使工业机器人在发达国家走向普及,并向高速、高精度、轻量化、成套系列化和智能化发展,以满足多品种、少批量的需要。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智能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第二代具有一定感觉功能的机器人已经实用化并开始推广,具有视觉、触觉、高灵巧手指、能行走的第三代智能机器人相继出现并开始走向应用。

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十三五”期间,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2万套增长到21.2万套,年均增长31%。从技术和产品上看,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智能控制器、智能一体化关节等关键技术和部件加快突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整机性能大幅提升、功能愈加丰富,产品质量日益优化。行业应用也在深入拓展。例如,工业机器人已在汽车、电子、冶金、轻工、石化、医药等52个行业大类、个行业中类广泛应用。

年,嘉腾机器人推出国内首台差速20吨AGV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采用差速重载动力模组以及控制策略,增强了产品实用性和耐用性。据悉,重载AGV可用于航天、高压容器、大型基建工程、模块化建筑工程等行业。

工业机器人产业市场分析

在我国,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不仅仅应用于汽车制造业,大到航天飞机的生产,军用装备,高铁的开发,小到圆珠笔的生产都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已经从较为成熟的行业延伸到食品,医疗等领域。由于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与传统工业设备相比,不仅产品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小,而且产品的个性化程度高,因此在一些工艺复杂的产品制造过程中,可以让工业机器人替代传统设备,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经济效率。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从年到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总销量已经从29.4万台突破到34.6万台。可见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之广。

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将逐渐能够明白人类的语言,同时工业机器人可以完成产品的组件,这样就可以让工人免除复杂的操作。工业生产中焊接机器人系统不仅能实现空间焊缝的自动实时跟踪,而且还能实现焊接参数的在线调整和焊缝质量的实时控制,可以满足技术产品复杂的焊接工艺及其焊接质量、效率的迫切要求。另外随着人类探索空间的扩展,在极端环境如太空、深水以及核环境下,工业机器人也能利用其智能将任务顺利完成。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5日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大会发布的《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数据》显示,中国连续十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介绍说,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据了全球市场的52%,连续十年成为全球最大市场。其中,中国品牌的工业机器人增长是最近十年来同比最快的,几乎超过一半的国民经济中类领域里面都有自主品牌机器人的应用。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表示,今年1月至10月,中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超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机器人产品进出口总额达26.6亿美元,同比增长23%,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旺盛,潜力巨大。

教育机器人上游核心零部件中ABB、KUKA等国外厂商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占据先发优势,国内企业在激光雷达传感器、AI芯片等新兴技术领域寻求突破,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企业有沈阳新松、地平线、寒武纪等。

在软件与操作系统中,国内企业在人工智能的技术浪潮中保持了国际领先地位,语音/图像识别、语义理解、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加速了服务机器人的发展,主要企业有科大讯飞、阿里云、华为等。

内容植入主要企业有腾讯儿童、阿优文化、圣智学习、沃迪英语等企业;下游应用的早教陪护机器人主要企业有科大讯飞、金鹰卡通卫视、未来人工智能科技、鑫益嘉科技、能力风暴等企业。

按照《全球教育机器人发展白皮书》的说法,鉴于全球教育机器人的相关市场调查报告及相似产品的发展历程,预估至年教育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亿美元。结合当时的汇率进行简单的计算,教育机器人将是一个亿元的大蓝海。

教育机器人行业在中国的发展,也就是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但其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发展得红红火火,各种嘉年华、大赛、展示、研讨等活动络绎不绝,各种校外培训机构、校内兴趣班社团纷纷出现,经济发达地区已将机器人教育纳入到了学校课程体系。

从教育机器人行业市场基础看,一些大城市家庭的教育投资占全家总支出的三分之一,加上二孩政策的放开,新增出生人口增加,为教育机器人提供了增量市场基础。

中国教育机器人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10%-12%,得益于国内国家层面政策的不断支持以及教育支出的不断增长,中国教育机器人的市场增速要略高于全球市场,使得中国教育机器人在全球占比重不断加大。中国教育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7.5亿元,近5年来,市场规模也始终保持20%以上增速快速增长。

中学教育机器人以编程机器人为主,相关的编程比赛较多,逐步与升学挂钩,对应的中学生家长支付意愿更强。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普通高中和初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数据,年我国初高中在校生总数约.40万人;以1.2%的教育机器人市场渗透率和元/年的人均学费推算,年我国初高中教育机器人市场容量达到70亿元。

我国全面二孩政策明显提高了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数,预计年我国小学在校学生将达到最大值约1亿人,大大增加教育机器人面对的市场基数;叠加政策大力扶持人工智能中小学落地化,大力推广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编程实验室及推广比赛,使教育机器人需求激增;

中产阶级的教育焦虑,以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大力投入教育、支出以及消费升级等因素,共同驱动教育机器人行业发展,教育机器人未来将会拥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98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