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找到3亿至5亿的资金,光耀集团一定能缓回来。”
这是郭耀名在年采访中放出的狠话,只可惜现实并没有朝着他想要的方向发展。
年9月26日,广东惠州中级人民法院最终裁定,终止光耀集团,重整程序并宣告破产。
与此同时,身为光耀集团创始人的郭耀名也不知所踪,负债百亿的他或许已经远逃他乡。
从斥巨资创立到进入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再到资金链断裂,光耀集团仅仅用了20年。
01逆袭的命运
年,郭耀名出生在广东汕尾的一个普通家庭。
提起广东,大家的第一反应大概是会经商,不过郭家却是实实在在的庄稼人。
或许是祖上从未有人走过经商这条路。
所以,郭耀名的父母就从来没有想过将儿子往这个方向上培养。
年,郭家夫妇俩本着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将儿子送去了镇上的小学,只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学成归来。
看着父母远去的佝偻背影,郭耀名攥在手心里的学费更紧了,这可是全家人的希望。
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这个努力的孩子都始终没有忘记读书的初衷,好在上天也没有辜负他的坚持。
年高考结束后,郭耀名顺利考上广东惠阳师专学院,只是在入学之前还是有一些小插曲。
得知儿子顺利考入大学后,郭家夫妇欣喜不已,毕竟在彼时的中国哪个家庭能出一个大学生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不过这份欣喜并没有持续太久,郭耀名便和父母因专业选择问题产生了分歧。
农民出身的父母第一选择就是教师,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教书育人是一件多么光宗耀祖的事情。
谁知年轻气盛的郭耀名并不赞同这个提议。
说出来或许有些难以置信,他理想的专业竟然与经济有关。
拗不过儿子的坚持,郭家夫妇也只能退让一步,接受了经济管理这个专业。
就这样,从年开始,郭耀名成为了广东惠阳师专学院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
大学里他的成绩仍然名列前茅,甚至还没到正式毕业就收到了不少企业的入职邀请函。
认真挑选后,郭耀名最终选择了惠州一家名为骏发的饼干厂,从流水线员工做起。
为了迅速熟悉整个厂的流程,这他除了做好分内的工作以外,还经常学习其他有用的知识来提升自己。
功夫不负有心人。
郭耀名于年成功上任为骏发饼干厂的新厂长,也是历任最年轻的一位厂长。
为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上任后的他第一件事就是深入群众,了解当地客家人的风土人情。
随着时间的流逝,郭耀名也逐渐融入了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城市,并凭借专业知识带着骏发饼干厂迈向了正轨。
彼时的他可谓是风光无限,手中的积蓄也存了不少,只是不知为何,生活越顺利反而感觉越没有意思。
恰在此时,国内兴起了改革开放的热潮,下海经商这个词语也随之走进了大众视野。
看着身边一个又一个经商成功后荣归故里的亲朋好友们,郭耀名也不由得有些心动。
思虑再三,他还是忍痛割爱辞去了安逸的厂长一职,悄悄开启了新世界的另一扇大门。
不得不说,大学的经济知识对于郭耀名来说还是非常有用。
面对鱼龙混杂的商业市场他始终没有忘记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根据当时市场上的热度,郭耀名同时涉入了房地产、工厂和证券公司三个经济领域,试图进行比较后再决定选择一个大干一场。
好在,他的“聪明”也没有用错地方,短短几年,他便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恰在此时,国家政策宣布分配住房取消,郭耀名看到了商业房经济的发展趋势,二话不说便决定全力进军房地产。
年,光耀集团有限公司以1.2亿元登记注册资金顺利在惠州上市。
02高处不胜寒
为了能迅速在房地产行业出类拔萃,郭耀名设想了很多种方法,第一个选择就是实力。
无论做哪个行业,诚信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住房领域。
自从公司成立来,郭耀名就要求手下的员工们处处为客户着想,无论是施工材料还是周边环境都考虑的面面俱到。
只可惜,这个方法实行了数月之后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效果,消费者的品牌效应还是非常重的。
换而言之,人们宁愿选择价格较高的碧桂园,也不会选择这个物美价廉的光耀集团。
因为前者的品牌效应,早已超过了房子的本身价格。
想要在房地产行业分一杯羹,光耀集团就必须打造成像碧桂园或恒大一样赫赫有名的名号。
话虽这样说,真正做起来却是格外的难,郭耀名不止一次在路上听到周边人的窃窃私语。
“从来没有听说过光耀集团这个名字,谁又敢去买房呢……”
“对呀,谁不想有个保障呢……”
被拒绝的话一遍又一遍地充斥在郭耀名耳中,屡遭挫折的他情不自禁地扪心自问道。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扭转这种局面吗?难道小公司理应输在起跑线上吗?”
不,他不甘心,只要坚持下去,再小的公司也总会有朝一日成为下一个“碧桂园”或“恒大”。
收拾好心情后,郭耀名继续探寻新的出路,并试图通过市场调研发现竞争对手家的亮点。
好在,这一次没有无功而返,他很快就发现了成功的秘密之路,那就是学区房。
教育向来就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大城市里面,房子的选址直接决定了孩子们的学校。
倘若能把全市重点学校周边的地皮都收入囊中,相比很快就会有不少人争相购买。
当即,郭耀名动身走访全市的重点学校周边,遗憾的是大多数都已经被其他开发商预定了。
尽管如此他仍然没有选择放弃,既然没有空余的学区房位置,那就试着“创建”学区房。
紧接着,郭耀名便将重点矛头转向了各大交通枢纽,好在这一次没有被人抢占先机。
当然,他所选择的交通枢纽并不是看人流量多少或者发达程度,而是看交通便利程度。
天生聪明的他很快就选好了一条便利的交通道路,并先后引进了北师大幼儿启蒙教育、北师大附小、北师大附中等一体化教育体系。
或许连郭耀名自己都没有想到,教育的魅力竟如此之大。
没过多久,便有不少家长慕名而来。
值得一提的是,光耀集团的营销方式也非常独具一格,从这所学区房楼盘的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
荷兰水乡。
不得不承认,如此清新脱俗的名字让业主一看就会心情愉悦,再加上孩子的教育无忧,何乐而不为呢?
就这样,光耀集团的首个项目就以成功而告终,荷兰水乡这个名字也自此扬名惠州。
然而郭耀名的追求并不止于此,只有金钱的人生不是他想要的,他反而最在意的是人文情怀。
也许是在大城市生活久了,如今的他更喜欢一个人待在安安静静的地方,哪怕只能享受片刻也好。
而且郭耀名相信,生活在广东省的大多数人都会有这个想法,如果能打造出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就好了。
恰在此时,惠州市郊区有一处烂尾楼正急需转手,抛开价格低廉不说,环境也是格外的好。
来不及犹豫,光耀集团立刻斥重金将其购入,并连同周边近30块土地一起平整成一块用作楼盘占用地。
为了迎合新楼盘的人文意义,郭耀名决定把本拟定好的“光耀城”楼盘名称更改为“先生的湖”。
除此以外,这座新楼盘的营销文案也非常文艺清新——
“在先生看来,有些走路只是赶路。”
“不是所有的路,都是为了去到哪里。先生的湖,山下的墅,给自己多点时间去体会。”
果不其然,此次营销策略一经上市便引发了不少买房者的共鸣,市场上也掀起了巨大波澜。
先生的湖甚至还没开始预售,就有不少客户争相上门预定,销售额呈现出压倒性的领先。
为了追求更大的成功,郭耀名决定将光耀集团走向全国,用高风险的行动来谋求更大的利益。
从年开始,光耀集团便正式将总部迁至深圳,随后又进军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多地。
从中赚得盆满钵满的郭耀名是彼时当之无愧的“房地产一哥”,只可惜此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03消失的“先生”
自从光耀集团于年销售金额达到40亿元并被评为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之后,上市这个念头就始终在郭耀名脑海中挥之不去。
这个贪心的男人已经逐渐不满足房地产带来的暴利了。
或许只有将企业推向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才是最好的归属。
其实早在年,郭耀名就联系了一家名为ST天目的药业公司,试图借此机会顺利上市。
只可惜因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有变,这场谋划许久的重组计划到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没过多久,郭耀名就再次将目光转移到了杭州的一家上市公司,只可惜结果仍然以失败而告终。
两次上市计划非但没有成功,而且还让集团损耗极大,就连资金链都开始有些紧绷。
再加上光耀集团此时有一个“翡俪港”项目正在进行,突然爆发的债务危机促使其不得不停工。
眼看集团已然进行不下去,借壳上市躲危机显得更是迫在眉睫。
年,郭耀名欲通过收购新都酒店借壳上市,并为此不惜3年投入10亿,谁曾想结果却大失所望。
收购刚刚结束,政府就下达了不支持的文件,他也只能另寻出路。
年,郭耀名再次通过矿业来重组上市,并花费2亿元人民币在湖南买了个矿井。
谁曾想刚刚接手不久,矿业就走上了下坡路,该项目也逐渐呈现了入不敷出的态势。
不过此时的郭耀名仿佛并没有意识到危机,甚至还在同年5月的一次采访中明确表示,只要有3-5亿的资金,光耀集团就会起死回生。
真不知道他这番话是为了安慰旁人,还是安慰自己。
光耀集团其实早在年就借了大量的民间借贷,抛开借款不说,就连利息都高达几十亿。
此外,与其相关联的法律诉讼、多数案件以及与商品房合同有关的相关纠纷也与日俱增。
就是在这个危急关头,身为光耀集团创始人的郭耀名竟于年忽然人间蒸发,成为了消失的“先生”。
年,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发出“悬赏令”寻找郭耀名线索,最高悬赏金高达亿元。
遗憾的是,悬赏令公开了很久都没有找到这位“消失的先生”的踪迹。
直到最近的相关信息显示才得知,负债百亿的郭耀名此时大概率已经逃往了香港。
但不管他人在何处,该负的责任早晚都不会逃脱。
只是不知这位远在异国他乡的郭先生,会不会在午夜梦回到“先生的湖”。
参考资料
《昔日百强房企,宣布破产!董事长曾被悬赏万》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