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罗琳被魔法世界除名为什么她没参加哈利

哈利·波特20周年重聚纪录片真的很会打情怀牌。

片子开头就是伦敦经典夜景,恍惚间能看到电影里哈利在泰晤士河上飞行的场景。

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特森、奈威的扮演者马修·刘易斯、海格的扮演者罗彼·考特拉尼等等都收到了参加二十周年聚会的邀请函。

当艾玛现身9站台,卫斯理一大家子的扮演者上了火车,演员之间相互拥抱,再来个呜呜冒烟的火车在苏格兰高地行驶的外景,这场回忆杀招招致命。

下一个场景就到霍格沃茨城堡了,里面正在搞周年派对,赫敏见到的第一个人居然是少爷,德赫党狂喜。

聚会上很多配角的扮演者都出现了,而哈利·波特的扮演者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则跑到邓布利多办公室和导演哥伦布见面去了。

导演照旧还是先调侃了一下丹尼尔的身高,当年你就比现在矮一点点。

接下来就是访谈,或者说尬聊也可以。

很多问题都被来来回回问过很多遍了,但在这场周年聚会上依然值得一问。

‘导演是怎么接触到这个故事的?’

答案是他的女儿埃莉诺强烈推荐。

后来哥伦布还让女儿在里面演了苏珊·博恩斯,就是第一部电影里分院式上出现的那个圆脸女孩。

导演的女儿像所有哈迷一样,对这个故事完全着迷。

第一本书出版的时候,扮演赫敏的艾玛才八岁,她的父亲会给她和弟弟读里面的章节,每次他们都听得入迷,不愿停下来。

其他演员小时候也大多如此,当然拥有最奇特经历的是卢娜的扮演者伊文娜·林奇。

她从十一岁就开始不间断给罗琳写信,诉说自己对整个故事的喜欢还有这个故事在自己身上产生的意义和影响。

罗琳给她回信了,而她也幸运地从读者变成了卢娜的扮演者。

和丹尼尔第一次试戏的时候,她就有点不在线,因为不习惯在现实世界真的看到他。

后期加入的学生配角并不太多,主角团的扮演者早在一开始就定下了,相关的故事也被讲过很多遍了。

导演哥伦布在酒店看到丹尼尔演的那版《大卫·科波菲尔》时就看中了他。

丹尼尔的父母起初不同意出演,因为签下合约就意味着拍摄时要洛杉矶和伦敦两头跑,这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并不是件好事。

后来就是制片人三顾茅庐并最终成功的情节。

而丹尼尔被选中是因为他身上有种被隐藏了的阴森气质。

这张照片就确实很符合以上描述。

赫敏和罗恩的选角故事就没那么曲折,主角团也终于在导演介绍完选角故事后同框了。

而三人相聚的地点是格兰芬多公共休息室。

谈论的主要还是拍摄时的趣事,如何获得角色,夸夸导演和道具师以及前所未有的皇家级配角阵容。

艾玛曾经想放弃继续出演赫敏,大约是因为年少成名的副作用。

这次重聚,小天狼星扮演者加里·奥德曼、伏地魔扮演者拉尔夫·费因斯,贝拉特里克扮演者斯海伦娜·伯翰·卡特都过来参加了访谈。

小天狼星和贝拉同框还挺神奇的。

拉尔夫又再次解密了下他的鼻子是怎么消失的。

哥伦布执导的两部整体还是偏温暖的,无论是书中的角色还是实际的演员,他们当时大多都在十岁左右,让他们好好拍戏并不是容易事。

丹尼尔觉得导演好像一直很淡定,但导演自己其实很崩溃。

之后随着角色成长,导演也换了几波,后面几部就经常被吐槽画面太黑,但总得来说也是因为整个故事和角色都进入到了另外一个阶段。

青少年的感情悸动、主角团的身份转换、一个接一个的角色牺牲,这都是新的议题。

哥伦布来了,执导余下几部的阿方索·卡隆、大卫·叶茨自然也出镜了。

各自都讲了自己的见解和拍摄时的一些细节。

比如阿方索执导第五部电影时,主要演员都长大了,他也想了解了解演员就让他们用角色写篇文章。

结果演罗恩的鲁伯特就没写,因为他觉得罗恩就不是个会写额外家庭作业的人。

艾玛自然是好学生,在现实里也是,所以认真写了12页。

后三部的导演叶茨也说了一堆,还是很满意自己在最后安排的哈利和伏地魔在空中扭打的情节。

这次20周年聚会的纪录片大体没有什么新意,来了的人排列组合成个临时访谈节目。

整个聚会,最大的遗憾大概就是作者JK罗琳并没有真正出现。

一个多小时的聚会,作者出镜的时间不到一分钟,用的还是两年前的采访镜头。

其他人不出现,或是因为身体不佳或是行程冲突,而罗琳的理由是之前的视频素材足够了。

真正的核心人物没了踪影,具体原因得追溯到两年前。

作为知名作者,哈利波特IP的拥有者,罗琳一直很乐于针对各种事件发言。

年12月,她在推特上公开支持一位英国税务专家MayaForstater,这人因为针对跨性别者的言论而被解雇(也有说是不再续约)。

年,英国通过了一项法案,简化了性别认证程序,也就是说即便申请者没有进行相关手术以及服用激素,只要TA自己认定是何种性别,TA就是何种性别。

Maya对此提出质疑也有前情。

生理为男但自我认定为女性的人获选前一百女性职业经理人,Maya对此并不赞同。

Maya认为世上只有两种性别,性别之间也不能转换。

罗琳知道Maya因以上言论被罚之后,选择了支持她。

罗琳的影响力有多大这事应该不用多说了,她站队Maya的行为也受到大范围炮轰。

年6月,罗琳转发了一篇报道,并质疑文章的标题。

‘Peoplewhomenstruate’来月经的人?为什么不直接说女人呢?

其实文章中也提了一句‘Anestimated1.8billiongirls,women,andgendernon-binarypersonsmenstruate,andthishasnotstoppedbecauseofthepandemic.’(估计有18亿女孩、妇女和性别非二元人行经,这并没有因为大流行而停止。)

这篇文章的作者选择people代指了以上三者,因为除了一般意义上能来月经的女孩和女人,需要经期帮助的也包括生理为女,但认定自己为男性或者认为自己没有性别但生理为女的人。

国外极其讲究politicalright,所以这么指代也有理由。

罗琳发出质疑推特后,又引起一阵争议。

她也被带上了恐跨和terf的帽子,哈利波特最大的粉丝网站破釜酒吧因此除去了作者的名字。

系列电影所有演员,沾边的不沾边的,都被连带着问了一圈相关立场。

丹尼尔对此的回应是:

跨性别女性也是女性。

艾玛的回应就更直接一点:跨性别者就是他们所说的那样,应该过上自己的生活,而不会经常受到质疑或被告知他们不是他们所说的那样。

鲁伯特并不赞同罗琳的观点,但也不支持因此对她大加指责。

华纳自然也要为此发声的,大意就是你们可以不支持罗琳或者她的观点,但可不能因此迁怒于她的作品和相关电影。

主角团的言论也被不少人视作‘割席’,是端起碗骂娘。

即便引起巨大争议,罗琳依然选择继续发言。

她认为生理性别是一切讨论的基础,在此之上才有性别认同的讨论,可以很多种性别认同,但不应该就此否认性别的二元性。

性别认证的随意性很有可能被有心之人利用,在一个声称自己是女性就是女性的前提下,这种担忧甚至就在变成现实,女性安全因此堪忧。

同时也确实有人借着跨性别优势参加女性体育比赛,这完全不公平。

而社交媒体的泛滥也让许多未成年人过早有了性别认同焦虑,很可能就做出难以回转的决定,因为相关手术不是小事。

这场讨论,罗琳坚持到了现在,她多次表明自己支持跨性别者,只是不应该因此消解生理性别。

在英语语境里面,sex和gender含义不同,简单解释就是前者指生理性别,无法改变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但gender则指心理性别,所谓的男儿身女儿心或者女儿身男儿心。

双方各有诉求,在各自的逻辑下又都成立。反对罗琳的人认为她拥有的影响力如此巨大,很有可能会让本就面临各种歧视的trans更加窘迫。

而她提及的各种问题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不能因此就忽视trans的困境。她的一些观点也涉嫌赞成性别认同可以被矫正或者只是一时困惑。

罗琳一贯的立场在很多时候都符合politicalright的导向。比如邓布利多是gay;主角团里的赫敏完全没有魔法背景,父母都是麻瓜;另外两位的魔法血统也被自诩纯血的巫师嗤之以鼻。

赫敏帮助小精灵争取权利,主角团和伏地魔的对抗,一切情节都能在现实里找到映照。

魔法世界里的正义和邪恶界限分明,读者选择一方站队向来容易也不用付出实际的代价。但现实世界里,要求一个作者随时随地保持任何议题上的高纯度显然不容易。

魔法世界再宏大复杂也远远比不上现实。

罗琳成了YouKnowWho,甚至被各种直接间接除名的情节,预言家日报也没法预言。

这场旷日持久的讨论估计很难在短时间内有结果。

二十周年重聚成了这样,不知道三十周年、四十周年、五十周年重聚会怎样。

Whoknows?

没准根本没有下一场重聚了,没准还在进行下一场辩论。

能永存的只有作品,就像海格的扮演者罗彼说的那样。

Afterallthistime?

Always.

爱豆塌房、煤气灯效应……这部剧真狂踩热点!

黄磊演谁都是自己,《小敏家》陈卓和《小欢喜》方圆有区别吗?

剧名很土,剧情很美味,《爱很美味》确实上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3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