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怎么给人非常好的第一印象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http://www.txbyjgh.com/axhd/m/1974.html
本课寄语: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第一印象,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主要的地位,这就是“首因效应”。——华夏盛德礼商书院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准备工作很重要,对于初出茅庐的我们来说,随着身份、角色的转变,我们不得不跳出熟悉的圈子,进入到一个一个全新的社交圈。比如我们的求职面试、入职后的员工报到、拜访客户等等都要跟陌生人打交道,你准备好了吗?也许你还不知道,你只有几秒钟的时间给别人留下自己的第一印象。也许你会认为这不公平,你想别人应该用很长的时间去认识真实的你,但是别人只用几秒钟或者几分钟来对你下定义已经成了不可改变的事实。

01什么是第一印象?

在《第一印象心理学》这本书中,作者德玛瑞思把第一印象定义为:给人的第一感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第一印象,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主要的地位,这就是“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的,它是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就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第一印象的作用很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的作用都强。而且还有心理研究证明,和一个人初次会面的几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效应,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为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们可以把第一印象的形成过程比作一个过滤器,我们通过感受他人的形象、动作、语言等重要信息带给我们的感觉,对他人做出一个最初的判断。尽管这个判断可能不够客观、准确,但却很重要。在以后相处的过程中,如果这个人的表现和给人的第一印象相差不多时,我们就会说:“你看,我从第一次看到他时,就知道他是这样的人。”最重要的是,假如这个人后来的表现和第一印象相差很大,人们也很可能会忽略掉他后续的表现,继续坚持自己的第一印象。所以,如何给别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02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和影响

《三国演义》中,凤雏庞统和卧龙诸葛亮齐名,所谓“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诸葛亮在后世广为人知,而知道庞统的人相对就要少得多了。二人结局为什么差别那么大?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故事。诸葛亮给人的“第一印象”诸葛亮与刘备第一次见面,就是著名的刘备“三顾茅庐”。关于三顾茅庐,《三国志》和诸葛亮的《出师表》都有记载,可见三顾茅庐是历史事实。其实,三顾茅庐就是一次面试。刘备去诸葛亮住地的第3次才见到他。但当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与关羽、张飞就站在门外一直等到诸葛亮睡醒。诸葛亮睡醒后,得知刘皇叔前来拜访,却并不立即接待,而是转入后堂更衣。过了很久,诸葛亮才梳洗打扮完毕。然后,诸葛亮展现在刘备面前的是一幅怎样的形象呢?书中是这样描述的:“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就是诸葛亮给刘备留下的美好的第一印象。终于见上了面,刘备与诸葛亮交谈,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在《隆中对》里,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并且整个过程诸葛亮不卑不亢,既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又显得非常谦虚谨慎,使刘备很开心地接纳了他,并且得到了充分的信任。诸葛亮的面试堪称完美!庞统给人的“第一印象”与诸葛亮三顾茅庐被请出山闪亮登场相比,庞统的面试就相当尴尬了,庞统有两次面试。《三国演义》中,庞统最初准备效力东吴,于是,在鲁肃的引荐下去面见孙权。孙权见到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几分不喜欢,又见他非常傲慢,更是觉得不高兴。最后,这位以“任人唯贤”著称的孙仲谋竟把与诸葛亮比肩齐名的奇才庞统拒于门外,尽管鲁肃苦言相劝,也无济于事。众所周知,礼节、相貌与才华无必然联系,但是礼贤下士的决孙权尚不能避免这种偏见,可见第一印象的影响之大!庞统的第二次面试是在荆州,与刘备见面后,刘备给了庞统耒阳县令一职。这次面试虽说是没有被拒之不用,看似成功但实属失败,以庞统的才华本可以与诸葛亮平起平坐,即使没有三顾茅庐的待遇,县令的差事实在是大材小用。庞统与诸葛亮才干相似,然而,结局却大不相同。“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扶佐刘备成就帝业,做出了杰出的历史成就,但是,庞统却英年早逝,空有旷世之才,不为孙权所用,又被刘备所轻视,所学才能没有能够完全发挥。可见,人的成功不完全取决于才能,还取决于其他重要的因素,从庞统的人生中,可以让我们吸取一些教训。

03影响第一印象的“55/38/7”定律

有句格言说“你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重塑第一印象”,这句话用在求职面试中再正确不过了。一场面试,短短几分钟就能定格一个人未来的基本走向。在电视剧《血色浪漫》中,正营职的钟跃民和张海洋从部队转业回家,到了“退伍军人安置办”等待安置。里面有一句非常惹人深思的台词:“到里面和人家好好说话,别有脾气,就这几个人,把我们的后半辈子都安排了。”在面试这场人生关键的谈话中,往往最初几分钟塑造的第一印象就能决定一个潜在的雇主看待你的方式,并且因此对你的职业前途做出预判。那么,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如何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根据西方学者雅伯特马伯蓝比教授研究出的“55/38/7”定律来看。旁人对你的观感,只有7%取决于你谈话的真正内容;而有38%在于辅助表达这些话的方法,也就是说话时的口气、手势等;却有高达55%是决定于你的外表、穿着、打扮,可见外表是内在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在我们日常社交生活或者职场中有这样一个现象:同样一件事情,为什么有的人完成得那么得体、那么圆满,而有的人却花费很大的力气也总办不成?这里面虽然有偶然的因素,但也还有个必然的因素在起着重要作用,就是人们是否喜欢你、欢迎你,是否愿意帮助你,并与你合作。人们往往更乐意积极主动地甚至倾全力去帮助那些形象好、感觉好的人。良好的形象能吸引更多的投资与帮助,这就像股市投资者常常投资那些看上去能涨的股票。

04如何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很多礼仪、形象类的资料里,都记录了这样一个案例。年,在英国伦敦一次贵族举办的豪华宴会上,一名中年男子出尽了风头,他优雅的举止、迷人的言谈,不但令在场的所有女士都对他倾心,而且所有男士也都对他抱着极大的兴趣和好感。人们私下里纷纷相互打听,都想认识他,并和他成为朋友,而那位男子,在这次宴会上也收获颇丰,不仅签下了40多单生意,还找到了他的终身伴侣。这名男子就是英国著名的房地产新秀柯马伊鲁斯。他凭借自己优秀的形象,征服了整个伦敦的上流社会,随后,金钱和好运向他滚滚涌来。其实在12年前,柯马伊鲁斯就来过伦敦,并出席了一个由商会举办的小型聚会。那时的柯马伊鲁斯还是个小人物,经营着一家小水泥厂,整天勤奋地忙来忙去,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形象。为了扩大生意,他千方百计弄到了一张商行聚会的邀请函,可一进入聚会大厅,立即意识到自己走错了地方。大厅装饰得金碧辉煌,男士们个个西装革履、彬彬有礼,女士们也是华衣锦服、温文尔雅,柯马伊鲁斯低头看看自己,一身沾满油污的工作服,大胶鞋,乱糟糟的头发,简直像个乞丐。这时几位女士走过来,故意将酒泼在他的身上,并趾高气扬地扔下些小费。侍者过来询问他,让他讲明身份,可是没人相信。而他拉一个认识他的人作证时,那个人竟不承认认识他,还说他是路边的鞋匠,于是他被请了出去。遭到冷遇之后,柯马伊鲁斯开始反省自己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对待。自然,凭他的头脑,一下子就想明白了。不久,他回到家乡参加了一个礼仪培训班,并髙薪聘请了私人形象顾问,于是才有了上面的故事。柯马伊鲁斯这个良好的“第一印象”的打造是来之不易的,通过12年的时间,在自己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变化之后才得到的。可见,“首因效应”与种族、国籍、年龄、性别无关,人们总是根据有限的信息来做出判断,而最初获得的信息又占据着统治地位。如果我们不注意自身形象和言行,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们就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进行纠正,更有可能的是我们连纠正的机会都不会有了。都说“以貌取人”不可取,但是我们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你、我,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外貌协会,试想一下,当你同时面对一个外表干净整齐的人和一个邋里邋遢的人的时候,哪一个会更容易的让你产生好感?有时候我们没有更多时间去了解一个人,“以貌取人”是一种对人进行判断的简单方法。有这样一句话:“性格写在脸上,人品刻在眼里,生活方式显现在身材,情绪起伏表露于声音,家教看站姿,审美看衣服,层次看鞋子,投不投缘,吃一顿饭就知道了。”其实,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好的第一印象,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工作经验方面的不足。但是,良好的形象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05向周总理学习形象管理

在《知乎》有一项提问:“周恩来总理最帅的照片是哪一张?”有一条回答被网友疯狂点赞:在我看来,不同年龄阶段的总理有不同的帅。无论是翩翩少年郎,意气风发的青年,还是充满忧虑的晚年,都别有一番滋味,并附上了总理各个阶段的照片,特别有说服力。国际上也评价他是“东方最典型的美男子、中国最伟大的外交家”,周总理是怎样成长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样一种形象的?关于周总理的故事有很多,让我们回到年,只有15岁的周恩来总理进入天津南开中学学习,学校的文化墙上贴着40个字:“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气象:勿傲勿暴勿怠。”当时他看到以后,就拿了小本抄下来,把这40个字帖在自己的床头,每天早上起床,就在按这40个字来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仪态,这是一种自律,也是一种形象上的修炼。一个人长期以往的要求自己很端正、当自律成为一种习惯时,你的风度自现。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还是在周恩来总理的晚年,你翻翻他的照片,一点都不邋遢,非常有风度。这就是一个好习惯养成的结果和效果。所以,各位正在看文章的你,无论是刚刚入职的新员工,还是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从听到这堂课起、从此刻开始,就要对自己的个人形象有所注重和要求。习惯成自然,而自然是一种常态,是一个人思想、品行、作风的自然流露和真切体现,跟你相处的人,一定会感受得到。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一起了解了第一印象发生的原因、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和影响第一印象的“55/38/7”定律,知道了要想获得好形象就得下足功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92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