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冬奥会宣传之初,一则超燃的北京冬奥会宣传片引起了诸多网友的热议。它就是集结了上海美影厂的众多国漫IP,在奥运精神的感召下发挥自身特点加入冰雪运动的《中国冰雪大扩列》。与此同时,首个冬奥会吉祥物电影《我们的冬奥》前期创作完成,也进入紧张的制作阶段。
《胖大圣借冰器》就是由上海美影厂全新改编的冬奥吉祥物和国漫IP互动的重要篇章。故事从一张来自天宫冰雪盛会的邀请函展开。在这个“大闹天宫”的平行宇宙里,安逸的花果山生活,缺乏运动的日常作息,竟然让潇洒不羁的孙悟空胖成了猪八戒。
在去北海借“冰器”之宝的路上,孙悟空遇到了自己的“头号粉丝”——大耳朵图图。误打误撞成为师徒的二人,于是开始了既艰辛又充满欢乐的训练生活。在北京冬奥会的大背景下,获得奥组委的授权来拍摄一部大电影,可谓是诸多动漫人的梦想。上海美影厂作为国营老字号,义不容辞地担起了这份责任,并通过巧思设定的剧情,将美影厂IP与冰雪运动实现结合。
这不仅在美术设计上实现了突破,更为久违了大圣的电影荧屏带来了“情怀”之风,令观众大呼“DNA动了!”这同时也是奥运历史上第一部吉祥物动画电影,首度拉开冰墩墩、雪容融的大银幕之旅。在《我们的冬奥》上映之际,我们采访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我们的冬奥》之《胖大圣借冰器》导演曲强,为我们揭秘这个关于团结、梦想、勇气和拼搏的故事。
《胖大圣借冰器》在人物塑造、美术、配乐制作等方面均遵循了“在传统美学印象基础上,注入现代主题精神”的创作宗旨,在细节处融入现代动画工艺,使镜头前的“中国风”表现得更加细腻、生动。除了根据故事和角色设定进行必要的改动,老一辈艺术家对经典形象的设定是被严格遵循的。
以人物表演为例,孙悟空之前的表演有很多戏曲范儿在里头,《大闹天宫》里就有很多京剧的动作姿势。图图则是一个现代的孩子,他有现代小朋友的这种行为方式、说话的语态。要把这两个人物放在一个画面里让他们对话,根据剧情表现同一个时空里的表演,是需要进行很多尝试和调整的。因此在动作设计、对白上面也做了很多的推敲和尝试,最终才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点,既保留了这些角色原有的表演特点,又会让他们觉得在一起是比较协调的。
在这个过程中,《胖大圣借冰器》团队也参考了老影片中的很多片段,看美影老前辈是怎么设计角色和表演的。在《我们的冬奥》的片尾字幕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团队里也骄傲地写上了张光宇、马克宣、戴铁郎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名字,也体现出中国几代动画人的共同努力和艺术传承。